钟盐光老师
普珥节对犹太人来说,极具历史性意义,也是一个「反忧为喜、反败为胜」且欢庆的节期。因为这个节期所要向世人传达到一项重要的信息就是:
耶和华神,祂会保护祂的子民,当一个想要 彻底灭绝 犹太人的力量和势力兴起时,耶和华神就会 介入 到人类历史中,阻挡 这股恶势力。
………………………………………………………………..
皇后以斯帖 (אסתר המלכה)>
按犹太历,以色列时间本周四 (2/25/21) 为亚达月(חודש אדר) 十三日,这一天被犹太人称为「以斯帖禁食日」(תענית אסתר),然后紧接着来到的,就是周五(2/26/21) 的普珥节 (פורים)。
首先来谈「普珥」这个字,希伯来文(פורים) 其实是个波斯语,意即为:「签」
《以斯帖记》3: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הפיל פור),就是掣「签」(פורים),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
随后,哈曼更明确订定,就是亚达月十三日,要『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 (犹太人) 的财为掠物。』(以斯帖记 3:13)
因此,「普珥」这个字、这支「签」,是让哈曼订出来要来屠杀异己 (犹太人) 的「良辰吉日」。同时也是犹太人等着要「被灭族」的「厄运-国殇日」。
但是,中间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扭转了整个局势,这个人就是: 以斯帖 (当然也还有末底改的穿针引线)。
以斯帖的名字,希伯来文 (אסתר),这可能也是一个 (用希伯来文拼音) 的波斯名字,但有意思的是,如果单从希伯来文来看,以斯帖这个名字里有个「字根」(סתר) 意思为「隐藏」
以斯帖记 2:10『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以斯帖记 2:20『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末底改为了要保护以斯帖,嘱咐她千万「不能透漏」自己的种族身分,也就是身为一位「犹太人」的身分
所以,可以做一个推测,至少在《以斯帖记》第五章以前,以斯帖作为「犹太人」的身分,仍是不为人知,是『被隐藏的』,这个身分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才会暴露出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因此,阅读《以斯帖记》会注意到,《以斯帖记》共10章,正好是在这卷书的中间部分 (5~6章) 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而也就是在这个转折和突破以后,以斯帖的 (犹太人) 身分才明朗化…
在以斯帖记 7:3-4 看得很清楚:『…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
这里,就要提到以斯帖的另一个名字,叫做: 哈大沙..希伯来文 (הדסה),这个名字应是以斯帖父家给她原来的名字,后来才改名为:以斯帖 (隐藏)
哈大沙(הדסה),这个名字的「字根」来自一种植物,叫做 (הדס) 学名叫做 Myrtus. 中文可能叫做白桃木(有待确认)
这种植物的叶子看起来很平凡,但叶子里面其实含有芬芳的香味,这个味道,平时不会散发出来,只有当叶子『被拧碎、折断』时,其内芬芳的香味才会四溢。
因此以斯帖,就正如其本名「哈大沙」,为了拯救本族同胞,她愿意让自己被「折断、破碎」..冒着生命危险,贸然地去见王,要知道她当时已经有 30 日之久没有被王召见..
她这样「从容赴义」的精神和决心,在以斯帖记 4:16 一节的经文中记载得很明白:『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
希伯来文的描述非常地强烈而直白:
『我若死,就死吧!』(וכאשר אבדתי, אבדתי ) 希伯来原文的这三个字,即表明了以斯帖的坚韧和勇敢..
这个时候的以斯帖,再也不想,也不能够再「隐藏」自己的真实身分,她已预备好,要将自己的性命「折断和破碎」,为的就是要这个紧要关头,发挥自己身为「王后」位份的影响力,来拯救她的犹太同胞..
就如末底改对皇后以斯帖所说的:『妳莫想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妳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妳和妳父家必致灭亡。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记 4:13-14
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虽贵为皇后,但以斯帖仍愿意成为那一甘愿「被破碎」的贵重玉瓶,并且,散发出真哪哒香膏的芬芳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