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亮教授

十七世纪,福音传到「斯里兰卡」,荷兰的宣教士前来,传给沿海的几个渔民。斯里兰卡是佛教鼎盛的国家,宣教士是在地宗教攻击的对象。

1802年,英国伯爵多依尔(John D’Oyly,1774-1824) 前来,担任管理斯里兰卡的总督,他是带着公职的基督徒。他喜爱绘画,常到斯里兰卡的野外作画,多与在地人接触,学习斯里兰卡的主要语言-僧伽罗(Sinhalese)语。1820年,他在离任时,为斯里兰卡出版第一本的僧伽罗语的圣经,让人阅读圣经。

Monument to John D’Oyly  约翰·多依尔纪念碑

当时,斯里兰卡的卫生环境恶劣,妇女将煮饭的米袋,挂在屋簷下,比较通风,防老鼠、蟑螂。多依尔巡视民间,看到屋簷下的米袋,盛米不多,就装入他带来的新米或品质较佳的米。

多依尔的善良施舍,感动许多斯里兰卡人信耶稣。他离去后,在地的宗教攻击基督徒,谑称信耶稣基督的人,是信「米袋教」,基督徒被叫米袋教徒。

1902年,英国「伦敦宣道会」的宣教士隆恩(Sidney Long)前来斯里兰卡。1883年,隆恩先在印度南部布道十九年,知道斯里兰卡的基督徒光景后,到斯里兰卡布道。他在马特莱(Matale)设立布道所,马特莱是斯里兰卡佛教的中心。

隆恩后来在此成立学校,收了七十个学生,他写道:「习惯偶像崇拜的人,会重视宗教庆典,并让庆典成为社会活动,与传统文化绑紧,我传只有耶稣基督改变人心。不相信庆典能改变人心,就成为第一批信主的人。这些人立刻受到家族的反对,邻里讥笑他们信了『米袋教』,其实他们为信仰所付的代价,远超过米袋。」不管讥笑,隆恩依然把好米,放入没有或缺乏米粒的袋子中。

1910年,隆恩写道:「近代佛教的发展,大量使用圣经的词句,却没有圣经的意思,例如大量地用『平安』问安,其实是一种完全没有思想,没有感觉,寻求自我解脱,涅槃式的自我催眠,是没有耶稣基督救赎的人工式平安。过去十年,斯里兰卡人自杀率增加22%,他们没有真正的平安。」

「社会的悲剧大大流行,还在问平安,正如圣经所提的『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利米书六:14),并且这种误导真理,用圣经字句,包装佛教的文字、歌曲,大量输入亚洲与欧美。」

「这是将不同的宗教,与基督教信仰杂交,最聪明的方式是用类似圣经的单字、片语,模仿教会的崇拜方式,模仿教会的讲道、诗歌、乐器、演奏、唱诗班、招待、夏令会、运动会等,并且高密度的办理,全然的仿效,混合佛教的仪式,古希腊的神话,东方神祕主义,西方信仰的外壳。」

「要让不同宗教的杂交,不同宗教仪式庆典的混合使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宗教。只要喜乐、平安,不管敬拜的是谁。」

「圣经真理的分辨性,耶稣基督是主,基本真理的造就,个人与主耶稣的联结,是我们的坚信。」

「当流行的潮流,是得平安,我却传讲上帝的审判。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审判的主。」

这一封1910年,来自斯里兰卡一位宣教士的信,百年前的警告,我们现在读来,应该更有感触。

1944年,隆恩才离开所爱的斯里兰卡。他一生成立了18所的布道所,每个布道所都有学校,学校 70人为上限,超过70人就分出去。

斯里兰卡的基督徒,一直受迫害,现今还在受迫害,还被称为米袋教徒。

Sri Lankan Navy soldiers stand guard in front of the St. Anthony’s Shrine a day after the series of blasts, in Colombo, Sri Lanka on Monday. (Eranga Jayawardena / AP)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