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萍
温哥华虽然只是一个小城市,在过去十多年间,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单是华人教会已超过一百间。到底「教会」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像是怎么样的呢?是芸芸宗教体系的一种组织,是宣扬爱与和平的一个社团,还是努力实践上帝使命的群体?
很多人在教会里认识上帝,体验彼此相爱的生活;然而也有不少人对教会裹足不前,且有一些相信耶稣的人,不愿归属任何教会,甚至每星期准时上教会的人也不见得完全满意教会生活。
因为每个人对教会都有相当的期待,最低限度,我们认为教会不应像现在的样子。那么,教会应该是甚么样子?上教会的人又应有些甚么表现?杨腓力(Philip Yancey)所写的《何必上教会》(Church: Why Bother?)能让你重新思索上帝赋予教会在世上的意义与使命,参与教会的人要怎样做才能实践上帝的心意?
不信神的人都知道教会是一个敬拜上帝的地方,星期日崇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敬拜上帝。因此,所有的程序都应该能引导参加者思想上帝,提醒人上帝的作为奇妙,上帝的恩典丰富,为此向上帝发出感恩与赞美,也应该帮助信徒作出适当的回应,每日实践遵行上帝的诫命。所以,我们需要检讨崇拜的音乐,无论是传统圣诗或是现代福音诗歌是否能使人更亲近上帝,提升人对上帝的认识,而不只是注重技巧与形式的表达。
大多数信徒会坦白承认对牧师每星期的讲章不以为然,可是我们有否从讯息中、从经文中体会上帝的心意,祂要向我说甚么?要我作甚么?我要怎样做才可以表达我对上帝完全的敬拜与顺服?
主礼人及参与者在崇拜的每一个项目中,如果忘掉谁是敬拜的真正对象,恐怕我们一切的努力归于徒然,因为上帝在意的不是礼仪与形式,而是人内心的顺服与感恩。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也因为过于专注敬拜的规条与仪式,错失了敬拜的真正意义,而得不著上帝的喜悦。祂清楚的对他们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教会也是上帝最初心意得以实现的颠峰。上帝知道人不能独处,孤单地作一个基督徒,更是困难重重,举步唯艰。于是教会成为信徒彼此勉励,激发爱心的地方。可惜,我们在这个使命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我们不得不痛心地承认,大多数教会在神圣庄严的外表下,弟兄姊妹有多少的纷争、积怨、无法谅解。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无法与弟兄姊妹在地上和睦相处,我们又怎么会期待将来在天上永远与众圣徒重聚,与上帝同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呢!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实习将来永恒的生活!
不少人批评教会是有闲阶级的玩意,细看之下的确如此。我们都喜欢与背景相近、教育程度差不多的人来往接触,说得好听是容易沟通,事实却是教会有相当程度的排外性。对于另类的群体,如边缘青年、未婚妈妈、酗酒吸毒人士,总是投以奇异的眼光。教会的大门虽说常对外开放,可是却难以接纳与我们迥异的人。耶稣在世上怎样怜悯贫困、妓女、税吏和罪人,也把这个职责交给在地上的教会,继续延伸上帝的恩典与慈爱。
教会常常成为许多人的紧急救援中心,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家人得了重病、受伤或死亡……凡是有需要的人,只要到教会来,牧者和弟兄姊妹都会守望相助,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解人燃眉之急,也包裹受伤的心灵,使人透过我们的服事,认识上帝的美善。
或者,教会曾经让你很失望,现时的教会也不是你理想中的教会,可是,上帝爱教会的心如此坚定,祂甚至为教会舍命,祂也希望你在教会中敬拜祂,爱祂,服事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