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智

每次读到《约伯记》,我都被那个画面震撼——一个被形容为「完全正直」的人,失去一切:家产、儿女、健康、朋友的支持。

约伯的痛苦不只是肉体和情感上的崩溃,更是灵魂深处的呐喊。

他曾经以自己的清白自豪,但在风暴里,他发现靠行为称义并不能支撑他

最后,他遇见了神,从「我无瑕疵」转变成「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那一刻,他的眼光从自己转向神,这就是因信称义的核心。

对我们而言,苦难也是这样一面镜子。

我们或许很努力做对的事,也尽力过敬虔的生活,但当试炼席卷而来,靠自己的行为是站不稳的。

正是在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们被迫放下「我做得很好」这种依靠,转而抓住一个更大的确据——神仍然在,祂的爱没有改变。

雅各书提醒我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

老实说,这句话很难。

喜乐不是对痛苦的麻木,也不是自我催眠的微笑。

它是一种信心的选择:相信这场风暴不是随意发生,而是被一位良善的神所允许。

祂不是残忍的旁观者,而是与我们同在的救赎主。

保罗在监狱中也写下:「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

他没有忽略锁链的重量,而是用喜乐宣告:环境夺不走神的平安

这提醒我,喜乐不是等到问题解决才开始,而是先在破碎里选择信靠。

有时候,那选择甚至只是一句微弱的祷告:「主啊,我不明白,但我愿意交托。」

在实际生活中,我学到几个方法:

第一,向神倾心吐意。

不要假装坚强,把真实的情绪交给祂,哭泣也算是一种信靠。

第二,数算小小的恩典。

即使在艰难中,神仍然透过微小的光提醒我们:祂没有放手。

第三,与肢体同行。

分享软弱,让彼此的代祷成为彼此的力量。

第四,把眼光放向永恒。

今生的风暴不会是故事的结局,神的荣耀是最后的篇章。

约伯最终在灰尘与炉灰中说:「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

他的痛苦没有瞬间消失,但他的眼睛被打开了。

对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选择在苦难中继续赞美,继续爱,继续信靠,

喜乐就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活生生的见证:

黑暗再深,仍然阻挡不了神的光。

** 小编 at 古典好好听 Classical to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