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 20:42 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并你我后裔中间为证,直到永远!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上 20:1-42
约拿单和大卫的友谊是神很奇妙的安排。因为一般而言,要做朋友大多是年龄相当,背景类似,才容易谈得来。但是约拿单是王子,大卫是平民,而且是个放羊的,两人的地位甚为悬殊;年龄上约拿单也比大卫大许多,约拿单是扫罗的长子,大卫是耶西的么儿。当约拿单已经是个奔驰于彊场的勇士时,大卫还只是个放羊的小孩。但是大卫对神的信心吸引了约拿单,使他们一见如故,其实说是约拿单特别疼爱大卫,也不为过。因为大卫在一开始很可能不敢高攀,是约拿单的诚意使大卫可以放心跟他做朋友。
约拿单是敬畏神的人,因此他在灵里的感觉也很敏锐。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在交代遗嘱,虽然他自己不知道将会发生何事。我们教会里有一位老妈妈在过世之前的主日,不知为何,就站在教会门口跟每一个人打招呼。等她过世后,大家猛一回想,才觉得那天早上她的行为很特别,仿佛是在向大家告别。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那周之间她会返回天家。约拿单和大卫结盟的内容是:“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着的时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后,耶和华从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他是王子,为何需要大卫免他死亡?他仿佛在预言,有一天大卫的权位会比他高,可以有生杀之权。倘若他死了,也不可向他家绝了恩惠。仿佛他已经知道,有一天他的家会需要大卫的保护。
当约拿单明白他的父亲非杀大卫不可的决心后,他更加求大卫记念他们之间的约,“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并你我后裔中间为证,直到永远!”所以约拿单显然已经查觉,耶和华神已经不再与他的父亲同在,因为他说:“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他很清楚,神与大卫同在,神已经不再和他父亲同在。但是曾经,神也与他父亲同在。对一个儿子而言,讲这句话的心应该是有点悲伤的,因为神若已经离开他的父亲,那代表神的祝福也将远离;神把王位和王国交给大卫是必然的。他这个王子当不成国王了。
约拿单体贴神的心意到这个地步,宁可保护大卫,也不肯让扫罗杀他,来保守自己的王位。他只是担心,在大卫登基之后,会不会因为扫罗的无情,而把仇恨发泄在他家的后裔身上,以致于他们家断后。所以约拿单和大卫的结盟是:约拿单现在帮助大卫,而大卫将来要保护他的后裔。约拿单和扫罗都明白,大卫若不死,将来的王位必是他的,因为耶和华与大卫同在。但是扫罗选择除掉大卫,约拿单选择保护大卫,因为约拿单敬畏神,他顺服神的决定。
初一与王同席,是因为月朔有献祭,所以要一起吃饭。偶染不洁的人不可以吃献祭后的祭肉等物,不洁是指摸了死尸或碰到有死物进去的东西。大卫很聪明,他也在试验约拿单,所以他对约拿单说:“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杀我”,约拿单是王子,又是战士,他要杀大卫的话,大卫也没办法。大卫很明白扫罗执意杀他,因此他离死不过一步,可见他每次逃避扫罗的刺杀都心有余悸。约拿单是扫罗的儿子,他怎能信得过约拿单?但是他听了约拿单的话之后,还是选择相信。
扫罗对约拿单发怒,因为他要杀大卫,约拿单却把大卫放走了。所以扫罗骂约拿单不懂事:“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这就是扫罗非杀大卫不可的真正原因。约拿单不是不懂,不懂就不会跟大卫立约结盟。他的决定并没有因为扫罗的愤怒而改变,反而为大卫愁烦。有可能约拿单认为扫罗会派人跟踪他,或是询问他身边的人,以找出大卫的所在。因此他安排了一个小童,然后借着射箭向躲藏起来的大卫传信息。然后再把小童遣走,看四处无人了,才和大卫泣别。
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 15:13)”约拿单为了大卫,连王位也甘愿放弃,顺服神的拣选,真的很不容易。他让我想起施洗约翰说他和耶稣之间的关系:“他必兴旺,我必衰微”。能够从神的眼光去看人的兴旺与衰微,并且没有怨言地接受,约拿单的心胸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因为敬畏神,所以甘愿退让,成全神的心意;扫罗因为不敬畏神,所以千方百计要杀大卫。人若敬畏神,就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因为神若定意了,谁能越过祂的计划,宁可顺服,成全主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