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 24:16 (大卫)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上 24:1-22
隐基底位于犹大旷野的尽头,正在死海的西岸,属犹大支派的城镇,是犹大山区的“出入口”。在亚伯拉罕时期是亚摩利人居住的地方。隐.基底En-Gedi由两个希伯来字组成,“隐”是泉源,“基底”指羔羊,所以,隐基底的意思就是“羔羊之泉”;又因为是野山羊出没之处,又称为“野羊的磐石”。在旷野和死海一带,隐基底有如世外桃园的绿洲。在〈雅歌〉里,所罗门王形容爱人如一束凤仙花开放在隐基底的葡萄园里(歌1:14),非常有诗意。大卫逃避扫罗追杀时,逃到干旱疲乏无水的犹大旷野,隐基底成为他的避难所。
在这野羊的磐石里,大卫碰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和从人进入羊圈深处躲避扫罗,没想到在那样空旷的地方,那么多洞穴的地方,扫罗就选中了大卫他们躲的那个羊圈进去大解。是一个报仇的机会,也是一个对大卫的试探。跟随的人用神的话鼓励大卫去杀扫罗,大卫偷偷去割下扫罗的衣襟,心里却已经感到不对劲了。他立刻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的心里何等敬畏神,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也不愿意逞一己之快而得罪神。他并且以同样的话去拦止跟随的人杀扫罗。
一个好像是神送上来的好机会,然而因着敬畏神,大卫战胜了这个试探。大卫若此时杀了扫罗,势必遗臭万年,成为一个不忠不义的弑君之臣,即使当上了以色列王,又有何面子?到处都会被指责他杀了以色列王,以色列人会忠于他吗?从历史上来看,虽然他根本没有动手加害扫罗,但是在大卫执政的初期,便雅悯族的人都认为大卫是抢了扫罗王位的人,而不肯归顺大卫。若是大卫此时杀了扫罗,必然有许多人起来为扫罗报仇,造成以色列人长期的内战,大卫也会制造更多的敌人来追杀他。所以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来10:30)。
大卫有很多委屈,大卫感到十分冤枉,神都知道。正如神知道主耶稣在世时受的委屈,所背的冤枉。主耶稣没有亲手报仇,而是赦免那些加害祂的人,甚至赦免像我们这样的罪人,为我们代偿罪债。若主耶稣为自己报仇,人就没有赎罪之路了。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神知道一切,祂有时让仇敌与我们成为朋友,有时会动手为我们除去仇敌,神动手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惹麻烦上身。因为神比我们有智慧,有能力,祂能够借着环境去掉我们的仇敌。但是我们若自己动手的话,就会像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一样,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报仇之后,不但不感到痛快,反而要整天担心人家来报仇,不来明的来暗的,何等难防。
扫罗大解之后出了羊圈,感到很轻松,正想伸个懒腰,没想到身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向他屈身下拜的大卫。假如大卫立刻逃跑或是躲著不出去,形势都会更加恶劣。扫罗必然继续追杀他们。但是当大卫跟扫罗开诚布公之后,扫罗反而心软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天使会让你往好的方面去想,魔鬼则让你猜疑妒忌。当扫罗知道大卫有机会杀他,却放过他时,他也不好意思再去杀大卫了。他也把心事说出来,他知道神已经拣选大卫做王,因此要求大卫不要剪除他的后裔,不要灭掉他的名。
扫罗时时刻刻都想着他的名,但是大卫时时刻刻都想着神。这是他们两人根本的不同。比较一下扫罗在大卫为他弹琴时,几次刺杀大卫不成;在知道大卫是受膏的王之后,又契而不舍地追杀。但是大卫却因为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而不敢加害,连割下他的衣襟都要自责。两者之间谁敬畏神,谁不敬畏神,已见分晓。大卫不是杀不了扫罗,但是在他有能力报仇时,却因为敬畏神而不加害扫罗,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自制。
放过仇敌比杀害仇敌需要更大的勇气,因此主耶稣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真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了。因为大卫胜过试探,又勇于面对扫罗,终于得到一时三刻的缓解。扫罗回去了。但是扫罗回去以后,会不会后悔当时心软,错过一个杀大卫的好机会,而卷土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