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 13:37 押沙龙逃到基述王亚米忽的儿子达买那里去了。大卫天天为他儿子悲哀。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下 13:23-39
押沙龙的心计实在很深,满心的怨恨忍了整整两年,都没有表现出来,直到剪羊毛的时候。剪羊毛的时候有何特别的意思呢?就是收成之时,因为羊毛可以拿去卖,所以一般都要庆祝一番。好像在大卫逃亡时,经常在草原上帮拿八的牧人顾羊,免得被人欺负。在拿八剪羊毛庆贺收成时,大卫差手下去向拿八讨点食物。没想到拿八不但不领情,还辱骂他们。使大卫十分生气,原本要到拿八家杀掉所有的男丁,还好拿八的妻子亚比该知道后,立即带了许多东西去请求大的饶恕。拿八回家后,大开盛宴,如同王的筵席。可见剪羊毛的时候,也是庆祝丰收的时候。这时邀请众兄弟一起去欢乐,何等合宜。
押沙龙也邀请大卫王一起去,但是大卫不忍心儿子太破费,便婉拒了。当押沙龙提到要请暗嫩同去时,大卫有点犹疑。但是暗嫩对她玛做的事已过了两年,押沙龙平时也没表现出愤怒或生气什么的,大卫王不疑有他,便答应了。押沙龙的计谋已经成功了一半。〈箴言〉第六章32/34节仿佛就是在说这件事:“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报仇的时候决不留情。”押沙龙的烈怒蕴酿了两年,连妹妹她玛都看不出来。押沙龙要为她玛报仇,但只叫她玛安静地住在他那里,不要去跟暗嫩说好说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押沙龙很怕事,不敢去找暗嫩讨个公道。没有人想到,在押沙龙平静的外表下,是一片翻滚,可以吞噬人命的巨浪。
暗嫩看到事隔两年都没人找他麻烦,可能很得意吧。可能也因为这样,有的人就觉得坏人怎么都很得意?亚萨说:“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诗73:3)”但是暗嫩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大卫在〈诗篇〉卅七篇35-36节写的,何等真实:“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像一根青翠树在本土生发。有人从那里经过,不料,他没有了;我也寻找他,却寻不著。” 亚萨后来也发现:“神实在把他们安置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他们被惊恐灭尽了。(诗73:18-19)” 当暗嫩饮酒畅快的时候,不料,他的生命就结束了。
在大卫王以为众子被杀时,有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出来说话了,那就是大卫的侄子约拿达。这个约拿达就是给暗嫩出坏主意的那位,他真是唯恐天下不乱。此时,他又好像很有透视力似的,把只有暗嫩被杀一事的来龙去脉,向大卫解释得一清二楚:「我主,不要以为王的众子少年人都杀了,只有暗嫩一个人死了。自从暗嫩玷辱押沙龙妹子她玛的那日,押沙龙就定意杀暗嫩了。现在我主我王,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王的众子都死了,只有暗嫩一个人死了。」。
其实约拿达就是幕后的导火线。让人觉得他很可恶,好像躲在人肚子里的蛔虫,从里面把人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吞噬。他应该可以猜到,暗嫩强奸她玛之后会有的后果,但是他只把坏主意告诉暗嫩,不劝告暗嫩当做和不当做之事。现在他把事情解释得如此清楚,让人觉得他似乎在幸灾乐祸。
押沙龙的报复是有计划的。因此,杀了暗嫩之后,就逃到他的表兄弟基述王亚米忽的儿子达买那里,在那里住了三年。暗嫩强奸她玛,大卫没有任何行动;押沙龙杀暗嫩,大卫也只能悲哀,没有行动。因为在这两件事上,大卫王都有愧疚在心。他没有办法行出公义,因为他自己先犯罪。他没有做好一个父亲的榜样,以致他的家被神咒诅。男人若不能明白神把他们放在家里的地位,若不能按著这领导的地位行出榜样,那个家怎能有幸福可言?
大卫与神的关系曾何等密切,大卫曾经何等蒙神祝福。但是在犯罪之后,丑事惨事一件件发生在他的家里;从意气飞扬的大卫,变成天天悲哀的大卫。罪,就好像夏娃看到的善恶果,悦目又可爱,但是咬下去,一口就吃掉了他们的家。他们被赶出伊甸园,从此女人要为生产多受苦楚,男人要终身劳苦,并且要归于尘土。苦,因罪而来,大卫开始吃苦了。躲避扫罗时,大卫累而不苦;现在的大卫,不累却心苦。倘若人能明白这个道理,犯罪之前,会不会先三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