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19:2 众民听说王为他儿子忧愁,他们得胜的欢乐却变成悲哀。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下 18:19-19:8
有儿女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大卫的悲哀,曾经在人手下的,也能体会约押进言的中肯。神垂听了大卫的祷告,让他得以平安回到耶路撒冷。虽然“刀剑永不离大卫家”是个咒诅,但是在咒诅中仍然有神的恩典。这件事让我们明白在神的公义和慈爱中,犯罪必有后果,但是只要肯悔改,回头仰望神,神的恩典依然会如恩雨般赐下。所以只要回到神面前,我们永远有希望。
大祭司的儿子亚希玛斯原是为大卫在耶路撒冷布置的“间谍”,传信的人之一,可能因为如此,所以没有参加和押沙龙的战役。也可能因为他善跑,所以可以当传信的人。他一知道胜利了,就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消息报告给大卫。但是约押提醒了他一句,因为押沙龙死了,所以报此信息不一定会让大卫高兴,可能适得其反。亚希玛斯的父亲是大祭司,后来他的儿子亚撒利雅也做大祭司。因此以他的身份而言,他在大卫的宫庭中也是个人人知道的角色,连他的跑法都为众人所熟悉,一看到他的身影就知道是他了。
约押一提醒,他就立刻明白约押的意思,因此当大卫问到押沙龙是否平安时,他顾左右而言他:「约押打发王的仆人,那时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以至大卫斥责他,叫他退去,站在旁边。古示人是约押的手下,他的回答也很含蓄,但是大卫一听就明白了。大卫心里伤恸,就不顾一切地哭喊。众民本来以为内战结束,可以回家,都很高兴;但是看到大卫那样伤心,他们也高兴不起来了。好像做错事的人一样。
幸好有约押勇于进谏,约押说得非常中肯:大卫的仆人救了大卫和他儿女妻妾的性命,大卫却为死了一个背叛的儿子悲不已。难道宁可大家都被杀死,而押沙龙存活做王吗?假如押沙龙不死,假如大卫的仆人失败,大卫一家的命运将任人宰割。押沙龙的出手每次都是心狠手辣,他会让大卫和其他兄弟活着吗?还记得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吗?当亚比米勒想做以色列人的统治者时,就把七十个兄弟全部杀死了。押沙龙若让大卫活着,大卫必然被软禁到死。难道大卫会为这样的下场而高兴吗?
因此大卫若继续哀哭,为他作战的人都会心凉,而一个个离他而去。那时大卫的处境就更不堪设想了。这段故事让我很有感触,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感谢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并且顾虑到他们的感受。不管何时,每件事都是许多人一起努力的成果,也就是team work。这世界上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批人的血汗。因此即使大卫再伤心,也得克制自己的感情。若只为背叛者哀哭,使支持者痛心,那么谁还敢支持他呢?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复杂。假如你是大卫,你会希望押沙龙活着,继续跟你作对吗?
我相信,每一个作父亲的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着,不管是否像押沙龙那样可恶,或是比押沙龙更坏,都希望再给他一个机会。因为人死了就没有机会了。但是约押不是押沙龙的父亲,他看到的是一个祸根,不除去不行的祸根。如此,我们就可以明白神对我们的爱和人对我们的爱是何等不同。当我们做得好时,人爱我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我们走错路或做错事时,除了生身的父母,很难找到愿意再接纳我们的人。生身的父母也有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但是赐人生命的神,却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因此,被挂在十字架上的强盗,还能有机会和耶稣一起到乐园。
大卫一旦明白过来就坐到城门口,等候百姓来见他。古时候的城门口有个地方,是专门让王在那里审判百姓,为百姓处理纠纷的地方。众民一听说大卫坐在城门口了,就都到王面前,于是大卫就挽回了众民的心。因此约押虽然有时做事越权,但是他对大卫的忠心却是无庸置疑的。读旧约故事时,每个人的性格都翊翊如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卫有时会觉得他控制不了约押,其实这世界上谁能真的控制谁呢?我们经常连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何况是控制别人?神给人自由意志,连神都不控制我们,不把我们当机器人般地操纵。神尊重祂给人的自由意志,给人有选择的权力 。你要选择做大卫?做约押?做亚希玛斯?或做一个简简单单的亚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