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 26:5通晓神默示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乌西雅定意寻求神,他寻求耶和华,神就使他亨通。

阅读经文:〈列王纪〉下  15:1-12
〈历代志〉下  26:1-23

犹大王:罗波安→亚比央→亚撒→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她利雅)→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约坦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约哈斯→约阿施→耶罗波安(二世)→撒迦利雅

就像耶罗波安二世一样,犹大王亚撒利雅(乌西雅)登基后,也成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君王,在他的任内有许多辉煌的功绩。亚撒利雅的意思是“我的帮助是耶和华”,乌西雅的意思是“我的力量是耶和华”,在他执政时,的确让人看到神在犹大的作为,重新感受到神的祝福。但是也像历代的犹大王,他们行眼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只是”,总有一点美中不足,是神心里的遗憾。这个“只是”让我们感受到神何等希望去掉我们心中的“只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全然归向祂,不要有“只是”的存在。只要有“只是”的存在,就有百姓还在丘坛献祭烧香的事实,就有百姓还在祭祀偶像和假神。神要的不只是犹大王归向祂,神要的是祂的子民都全然的归回。

神希望的,是否就是犹大王能去拆除掉那些丘坛呢?因为有丘坛的存在,百姓就无法专心归向神。我们心里有没有不属于神的地方,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只是”的存在呢?神非常祝福亚撒利雅,因为他定意寻求神,神就使他亨通。他登基时才十六岁,可见从年轻时就定意寻求神,是何等地蒙福。

亚撒雅对外征服了非利士人、阿拉伯人、米乌尼人和亚扪人,并且从亚扪人收取贡银;他控制了南地,建立了一连串的“沙漠守望塔” (望楼),又在耶路撒冷的角门和城墙转弯之处建筑坚固的城楼,可以防守敌军来袭。他喜悦农事,为牲畜挖了许多井,并设立农夫和修理葡萄园的人;他加强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设计了机器用以射箭发石,装备了最新进的防卫炮火,军队也被重组、重新装备。神给亚撒利雅有各方面的智慧,使整个犹大国兴旺富强。他的名声就远播至埃及。神给他有各方面的帮助,不仅赐他智慧,也赐给他各样的人才,去成就他的心意。

但是在他功成名就之际,他还有一样不满足,他觉得不能亲自向神烧香是一个王的大大不幸,为何王不能直接献祭给神呢?他是全国的统治者,为何不能取代祭司呢?当祭司提醒他,给耶和华烧香是亚伦子孙承接圣职祭司的事时,他因而生气了。当他执意去拿香炉要烧香时,他的额上忽然发出大痲疯。大祭司看见了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吓到了,急速出去,因为耶和华降灾于他。在当时患了大痲疯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因为要被隔离,除非痊愈,否则就要忍受与世人隔离的悲哀和孤独。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他有那么多的好主意在脑海中尚未实现,他有许多雄心大志还要施展,但是因为一时的骄傲,所有的恩典和祝福都远离他了。他成为不洁净之人,被隔离了。

亚撒利雅和他的祖父约阿施有个共通之处,当祭司耶和耶大和约阿施在一起时,约阿施凡事都遵行律法,一旦耶和耶大死了,约阿施就被引诱去拜假神;亚撒利雅在先知撒迦利亚在世时,也定意寻求神,因而蒙福,当撒迦利亚不在了之后,他就骄傲了。我们不能倚靠人来做我们寻求神的帮助,我们相信的是神不是人,因此有时神允许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因为那正是神要我们定睛在祂身上的时候。

耶罗波安二世去世后,他的儿子撒迦利雅接续他做以色列王。这时神对耶户的诺言己经完全实现,神让他的子孙做王直到四代。撒迦利雅只做王六个月,就被雅比的儿子沙龙背叛,可见是神要收回王权的时候了。以色列王不悔改,神也不打算毫无止境的等待下去。因此我们都要警醒,神的忍耐,不是为了让我们不停地犯罪,有一天,我们都必须在祂面前交帐。

所罗门王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当一个人在骄傲时,很难听得进任何的劝告;因此保持自己谦卑的方法,便是听取别人的劝告。不管自己怎样不高兴或不满意,都要听,然后思考其中有无可取之处,帮助自己看到自己的有限;感谢别人指正我们的错处,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改进的机会。年记越大,有时会变得越刚愎,有这个认知,就会小心一点。看到这么多犹大王在起初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是年老时却因为骄傲而得罪神,让我们不能不警惕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