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8:12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阅读经文:传道书8:10-13
10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11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12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13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
第十节的翻译有几种,在这里给大家参考一下:
圣经新译本:然后我看见恶人得以埋葬,他们生前在圣地往来,而在他们这样行的城中,竟被人遗忘。这也是虚空!(全节或译:「然后我看见恶人得以埋葬,他们生前在圣地往来,并且在他们这样行的城中,受人称赞。这也是虚空!」或「然后我看见恶人得以埋葬,归入坟墓;行正直的人却与圣地隔离,在城中被人遗忘。这也是虚空!」)
信息圣经:我曾看过有些恶人在圣地埋葬他们的死人,之后他们回到城里用鲜花歌颂已死之人,在同样的地方,那些恶人照样行恶。这也是虚空!(因为wicked men的men是指多数,至少超过一个)10 One time I saw wicked men given a solemn burial in holy ground. When the people returned to the city, they delivered flowery eulogies—and in the very place where wicked acts were done by those very men! More smoke. Indeed.
不管译文如何,都是讲到葬礼的虚伪和虚空。死人可能很风光地被埋葬,又有很多人歌颂称赞,其实在他们的亲友心中,可能有不少人的心里不以为然。你有没有参加过安息礼拜呢?你觉得死者是否真的像人们所歌颂的那么好?有一个印度女人在回忆她的丈夫时,提到他许多不雅的声音和动作(例如放屁),使参与的人都大吃一惊。后来她说,就是因为那些声音和气味,使她明白他曾经还活着的宝贵。大家后来都会心而笑,何等真实!有一阵子,她的演讲在网路被人疯传。但绝大多数的悼词是溢美之词。例如有个父亲酗酒后打孩子,重心不稳,撞到墙角死了。葬礼上还要口口声声说他是多么好的父亲。这就是虚伪加虚空。
在〈传道书〉二章16节,所罗门王说:“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记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一代过去一代又来,我们迟早要被忘记,所以为人处事不要太执著,能让则让,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容易一点,快乐一点。多一点朋友,少几个敌人。
所罗门王看到恶人感叹:“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你有没有同感?假如像彼得一样,看到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夫妇不诚实的作为,一说他们欺瞒圣灵,两个人就立即倒地而死,看看还有谁敢欺瞒圣灵?可是人总有不完全的一面,若是一做错事就立刻倒毙,那么世上还能剩下几个人?即使神跟亚当夏娃说,吃了禁果就会死,也还让他们继续活了九百多年。死亡虽进入了世界,但是以一种极慢的速度前进,因为神还留给人悔改的机会。可惜很多人不见棺材不流泪,不明白黄泉路上无老少,悔改当即时!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罪人”,原把全世界的人都包括在里面,和后面的句子相对照,才能明白是指不敬畏神的人。神总是给人机会,我们原都是罪人,但是神给人有选择的机会。敬畏神的人在世人眼中好像很吃亏,不烟不酒不赌不诈,仿佛一点乐趣也没有。实际上,敬畏神的人可以选择不被罪綑绑,享有真自由带来的福乐,不惊不怕。不敬畏神的人,看起来似乎很神气,但他们的年日却活在一种胆颤心惊的情况里,总是害怕恶事被揩发。
有一次有个人发了一封电邮给议会的议员,上面只有四个字:东窗事发。结果第二天,几乎所有的议员都出外旅游了。害怕被人抓到。因为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哪件恶事被发现了。真正的福乐是享受在神的恩典里的真正的自由,不被罪綑绑的自由。活得再长,若是得不到心灵的满足和自由,充其量也只像个影儿,一下子就不见了。年日长,是因为神爱你,给你与祂和好的机会。人人都有一死,也可以选择永生或永死。假如敬畏神可以使你脱离永远的死亡,何乐不为?祝您新年快乐,能享受到神的恩典,福杯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