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16:7-8 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 8 祂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不知何以上主恩惠,待我如此丰饶,不堪如我亦蒙选召,主恩何等奇妙。
不知何以因信得救,此恩向我成就,不知何以一信主话,满心平安无忧。
不知如何圣灵感动,使人自觉罪污,由圣经中显明耶稣,引人信靠救主。
不知明日将遇何事,前途或顺或逆;但主慈爱永不更易,主必抚养到底。
不知我主何时再临,如何与主相逢?或将经过死荫幽谷,或遇主于空中。
惟我深知,所信的是谁,并且也深信,祂必定能够,
保守我所交付祂的,都全备直到那日。
丹尼尔·韦伯斯特·惠特尔(Daniel Webster Whittle)是一位福音布道家与诗歌作者,曾经是银行员、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退役军官。在芝加哥钟表公司工作时,与著名的布道家慕迪(Dwight L. Moody)密切合作,是19世纪末期福音布道运动的重要一员。
1840年,惠特尔出生于美国麻州的奇科皮市,母亲十分敬虔,积极将基督信仰传给自己的四个孩子,惠特尔却迟迟未能真正认识基督。1861年,他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服役,在一场战事中受伤,失去了右手臂,之后还被送进战俘营。战后,他被授予少校官阶,从此他就被称为「惠特尔少校」。
惠特尔在受伤养病过程,很想看书,于是拿出从军前母亲流泪送他,塞进随行帆布包中的小本新约圣经。从马太福音一章一章的读,读到启示录,再回头读,反复的读,越读越觉有趣,但是他坦承,当时他还不认为自己是基督徒。
有一天晚上,医院护士喊醒他去为一名年轻的战士祷告,这吓到他了,因为他未曾自己祷告过,于是回绝了这个请求,但是护士说:「整个医院没有人适合,只有你,因为我看到你在读圣经。」他只好勉强走到病房,看到一个十多岁的年轻人,受了重伤,哀求说:「谁能为我祷告?我快死了,我是个罪人,谁能为我祷告,祈求上帝赦免我的罪?」
惠特尔感受到上帝在催促他,于是跪在男孩面前,首先向上帝认罪,求祂赦免,然后为这个男孩祷告。当他祷告完起身时,看到男孩带着平安的面容去世,这让他坚信,上帝透过这个男孩的祈求,带领他接受上帝成为救主,并且相信将来两人必要在天上相会。惠特尔真正的信主,就是在这段受伤养病的过程。
惠特尔以「El Nathan」作笔名写诗,也常讲道与布道。他一生共写了约200首诗歌,其中以《我知所信的是谁》这首最为著名。
我知所信的是谁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