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余友梅

教廷信理部要求全球天主教徒避免使用「共救主」(Co-Redemptrix)称谓,称呼耶稣的母亲马利亚。(Vatican Media)

天主教廷信理部(DDF)于11月4日发布教义说明〈忠信子民之母——关于马利亚在救赎工程中合作的若干称谓之教义说明〉(Mater Populi Fidelis: Doctrinal Note on Some Marian Titles–Regarding Mary’s Cooperation in the Work of Salvation),要求全球约14亿天主教徒在公开讲道、出版、祈祷文中避免使用「共救主」(Co-Redemptrix,或译「共同救赎者」)称谓,称呼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以维护耶稣基督为「唯一救主」的教义地位。文件经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于10月7日核可,并由教信理部部长斐尔南德斯枢机(Víctor Manuel Fernández)签署。

这份文件不仅调整了马利亚神学语言,也反映出教廷对当下宗教叙事、网路潮流与教内敬礼风格的新回应。教廷在文件中肯定马利亚于救恩史中的独特角色,特别是其母职与信德见证,但强调「共救主」此表述容易造成教义混淆,削弱基督作为唯一救主的真理。

The corcovado a famous landmark in Rio de Janiero, Brazil

称谓背后的神学与语言意义

美国主教团(USCCB)对此以「马利亚——耶稣与信友之母,并非『共救主』」(Mary, mother of Jesus and all believers, is not co-redeemer, Vatican says)为题做出解读,指出新文件一方面澄清术语使用,另一方面也在正面框架下整理可取的马利亚称号(如「信友之母」、「属灵之母」),并提醒对「万恩中保」(Mediatrix of all graces)等措辞需审慎。

教廷为何此刻为马利亚的称谓定调?英国《卫报》分析,此次澄清应是有感于「网路时代马利亚崇敬乱象」。随着社群媒体上关于神视、泪流圣像与「先知」自称的内容扩散,教廷亟欲规范超自然主张与宗教诈骗现象,防止信仰被民俗化或意识形态化;而在神学层面,否定「共救主」是为了守护耶稣独一救恩、避免教义被语言转移。

路透社亦指出,这项说明为教会内长年辩论划下明确界线:若望保禄二世早年曾使用「共救主」语汇,其后停止;本笃十六世与教宗方济各均表示反对,方济各更曾以「愚蠢」形容该称谓。新文件不仅重申正统基督论,也要求在讲道、祈祷文与出版中避免使用「共救主」。

教廷的新训令强调马利亚作为天主与人类之间中介的角色。训令指出,她借着产下耶稣,「打开了全人类期盼已久的救赎之门」。

根据路加福音一章38节记载,天使告诉马利亚她将怀孕,马利亚的回答是:「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话成就在我身上。」

多个天主教媒体已跟进报导与厘清重点。美国天主教全球媒体网络 EWTN(永恒圣言电视网)强调,文件重申基督「唯一中保、唯一救主」的核心,同时说明此次否定聚焦在「共救主」,并非一并否定所有语境下对「中保」(Mediatrix)的传统称述;报导亦引述教廷信理部部长斐尔南德斯枢机,呼吁信徒直接研读文件本身的神学脉络。

美国《全国天主教注册报》(National Catholic Register)则摘录文件关键句——当某个表达必须屡屡解释才能避免误解时,该表达即「无助益」——以说明为何「共救主」不宜延续。

此外,教廷官方媒体《梵蒂冈新闻》(Vatican News)也以「〈教义说明〉:信友之母,而非『共救主』」为题,概述可取与应避免的称号,并交代文件的批准、署名与定位,供各地主教团与神学院校参考。

神学语言、牧灵与普世合一

美国主教团与多家天主教媒体的解读普遍认为,此举有三重用意:其一,神学——在马利亚学框架中以更严谨语言守护基督论核心;其二,牧灵——引导民间敬礼避免走向「功能与基督并列」的语感;其三,普世合一——以更清晰的术语减少与其他基督宗派的误解,促进对话。

随着教廷定调,各地教区、修会与出版机构势必检视祈祷文本、敬礼手册与教理教材,以符合新近的厘清;媒体与社群平台上的宗教叙事,或许可因「术语把关」而得到校准。至于某些长期推动「共救主」定义化的团体,未来如何调整叙事与教导,值得持续观察。

至于基督教神学家有何看法呢?《福音焦点》采访了福音派神学家兼罗马牧师李奥纳多.德.基里科(Leonardo De Chirico),了解他对教廷此举的重要性及其对天主教内部马利亚崇拜的影响的看法。德·基里科认为,尽管教廷的说明在神学上持谨慎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利亚崇拜的根本性改革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而是反映了天主教内部长期存在的「极端主义者和最低限度主义者」之间的张力。

他推测,尽管有教义上的澄清,基层信徒的马利亚敬拜习俗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因为这些习俗更多受到礼仪和灵性而非严格教义的影响。

(资料来源:Premier Christian NewsThe Guardian,ReutersEWTN,Evangelical Focus

文章来源:基督教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