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21章17-18节 耶稣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祢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祢。」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的地方。」
你可能觉得当彼得说耶稣是基督和看见耶稣登山变像,是彼得人生的最高峰,事实上那个只是他人生的一些快乐时刻,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也因而他的灵性突飞猛进了。他的飞跃来自于他的失败。
在最后的晚餐里,彼得对主说愿意愿主下监,愿意为主而死。但是主的反应是:「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祢同死,也总不能不认祢!」众门徒都是这样说(太26:34-35)。「死」是大事,「认」是小事,怎么可能做不到呢?我们平常也都觉得很爱主,希望被神大大使用,但是若碰到小小的差事,可能就闪过了,所以教堂里聚会后要保持干净很困难。很少人觉得把自己的垃圾收好或带回家,不是爱主的表现。
那天晚上,主在客西尼园祷告时,耶稣带着彼得和约翰,雅各一起。没想到他们三个都打盹睡觉了,叫了几次都不醒。等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来到园里抓耶稣时,彼得拔出预备好的刀,一刀削掉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的右耳。他刚睡醒,刀法又快又准。但是耶稣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0-11) 彼得想表忠心却表错了时辰。
但是当所有的门徒纷纷四散时,也唯有彼得和约翰一直跟着耶稣,跟到大祭司的院子里(约18:15)。在大祭司的院子里,有三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认出彼得是耶稣的门徒,彼得三次都否认,然后鸡就叫了。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他就出去痛哭(路22:61-62)。
主耶稣实在明白我们的软弱,有谁在权势之前不害怕呢?当彼得回想主的话:「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他的心里会得到何等鼓励,是的,主己经为我们祈求,我们会跌倒,但是因着主的代求,我们都可以回头,重新站起来,坚固其他的弟兄姐妹。
耶稣深爱彼得,在复活之后,还特地叫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正如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和彼得」这三个字表达了主对彼得深深的挂念,不希望他沉缅于往日的失败里,因为主己经得胜了!
耶稣非常爱彼得,复活后在加利利海边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耶稣三次分别托咐彼得为耶稣喂养祂的小羊,牧养祂的羊群,喂养那些病弱离群之羊(约21∶15-17)。
彼得这次没有辜负主的托咐,在圣灵浇灌之后,彼得拥有讲道之能,一次讲道就有三千人悔改信主;他也行神蹟奇事,在圣殿门口医治了一个生来瘸腿的人。这事之后,彼得再讲道,信主的只算男人就有五千人。(徒4:4)
彼得当然还有一些人的软弱,例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二章里记载:后来,矶法(彼得)到了安提阿,因为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反对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前,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出,跟外邦人疏远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 但我一看见他们做得不对,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却按照外邦人的样子,不按照犹太人的样子生活,怎么能勉强外邦人按照犹太人的样子生活呢?」
被神拣选并不表示就变成完全人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软弱,但是神包容我们,还是愿意使用我们;所以我们也当彼此包容,互相扶持。
耶稣曾预言彼得:「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著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 (约21∶18-19)。」彼得年老时在罗马被捕,在狱中经历了严酷拷打,但他仍坚守对耶稣的信仰,最终被判处死刑。行刑前,他向刽子手要求被倒钉在十字架上,他说:「我不配和我主耶稣以同样的方式殉道。」 相传彼得大约于耶稣基督降生后67年在罗马殉道,殉道时大约75岁。现在彼得己经在天上和主耶稣共享天国的荣耀,我们以后必有机会见到这个充满传奇的彼得。那时,你最想问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