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9:1    大卫问说:「扫罗家还有剩下的人没有?我要因约拿单的缘故向他施恩。」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下 9:1-13

玛吉Machir,是玛拿西的儿子,约瑟的孙子,基列的父亲。在出埃及之后,玛拿西的后裔曾经参与攻克基列和巴珊的战役,他的后人就定居在这两个地方。亚米利的儿子玛吉就是约瑟和玛拿西的后人,摩西把约旦河西的地方分给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玛吉就住在约旦河西的基列地。罗底巴,是一句希伯来语,意思是“没有草的地方”,可能是形容基列地多岩石的特质。在扫罗家破败之后,约瑟的后人玛吉还愿意收留米非波设,一个残废的人,不愧是宰相之家的后代。

米非波设的原名是米力巴力(代上8:34),巴力是古代西亚西北闪米特语通行地区的一个封号,表示“主人”的意思,一般用于神祇。米力巴力含有“巴力的勇士”之意,后来被改名为米非波设。从世人的眼光,他真是生不逢时,生在帝王之家,原本是高贵的王子,不料却碰上家破人亡的战事,使他从一个王子变成一无所有的人;又因为乳母的失手,使他从一个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人变成一无可取,连行动都无法自如的人。人生的剧变和残酷,往往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正好像有首黑人灵歌〈肯达基故乡〉所说的:“人世不常,噩运来临没法想,从此别肯达基老家乡”。

2015年六月一日,传来长江游轮东方一号,在十二级以上的龙卷风袭击之下,一分钟内倾覆,倒扣在水中,因为当时大家都准备休息,连求救的信号都来不及发出。这瞬间翻沉的事,谁能预先料到呢?原本快乐的旅程就这样结束,变成一片号啕的痛哭声,船上458人中有七人游上岸报警,其他人或已全部遇难。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东方一号的出事地点离湖北新洲码头大约四公里,只可惜,来不及了。出事都只在那一瞬间,使人措手不及。

当扫罗战败阵亡的消息从耶斯列传出时,米非波设只有五岁。他的乳母害怕非利士人会来追杀扫罗的家人,便抱着他逃跑,因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撒下9:3)”米非波设的遭遇喻表了世人的命运,原是神所赐的高贵生命,但是因为罪的权势,反而使人一出生就要面临死亡的辖制,使我们一筹莫展,只能在其权势下苟活。在这一章里,神向我们显明了“恩典”的真实意义。米非波设虽然是一个无用的悲剧人物,但是因为大卫记念他和约拿单的友谊,记念他和约拿单所立的约,就决定恩待米非波设。米非波设什么也不用做,他只要接受就可以了。

瘸腿的米非波设来到尊贵的大卫王面前,自称为仆人。我们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在宇宙的创造者,为我们死又复活的主面前,要如何自称呢?大卫提升米非波设,让他得到扫罗的全部家产。因为米非波设什么也不能做,那时候的瘸腿之人,不像现在有电动轮椅可以到处跑,有时跑得比行动自如的人还快。在古时候,瘸了腿就一筹莫展了。米非波设不像耶稣时代的人,碰到耶稣就得了医治,但是大卫用恩典医治了他的心,他的灵。他本来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了,是死狗一般。但是在大卫的爱里,他又回复了尊贵的身份,是扫罗家的继承人,又可以经常坐在王的桌子上,与王同席吃饭。

米非波设代表了我们这些曾经坐在死荫之地的人,原本都是没有希望的,只能绝望地,仰人鼻息地苟活。但是神的救恩,主的恩典,提升了我们,使我们脱离死亡的辖制,罪恶的权势,又使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来到神的面前,又赐下圣灵做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弗1:14)。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神的恩典临到我们; 不是我们有什么能力,而是神的护庇和恩佑,使我们从仆人和死狗的地位,成为神的儿女。恩典的意义就是白白领受。若是要做功德或付出代价才能得到,那就不是 恩典了。我们来到神的面前都是凭著恩典,这就是基督教的信仰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因为人都是有限的,只有神才能让人无限地支取。但愿我们不要再看自己的虚空,而是转眼仰望神,让祂的恩典充满我们苍白的一生,彰显神的荣耀。

这件事也颢出大卫守约的美德,不因为约拿单的过世而忘记他们之间的约定,这也是非常合神心意之事。神喜欢我们做守约之人,因为祂是守约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