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记〉2:17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阅读经文:〈以斯帖记〉2
假如第一章的筵席是为了筹备对希腊的战争,那么第二章很可能就是在主前479年的帕雷提亚(Plataea)之役之后。主前480年亚哈随鲁撤离希腊,在小亚细亚西岸的撒狄过冬。主前479年秋季才回到书珊,那时他开始想念王后瓦实提。回到家却见不到娘子,心情必然感到寂寞吧!这时王的侍臣紧张了,万一王想让瓦实提复位,她会不会报复呢?于是议王去寻找美貌的处女,再立一个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有不少人的心脏从喉咙跌回原来的位置上。
历史上的另一幕在神的主导下开始了。一个在巴比伦出生的犹大小女子悄悄地步上了波斯的大舞台。在亚哈随鲁寻找王后的动机下,以斯帖顺理成章进了王宫,她是第二代的以色列流民(流亡之民),就像北美的第二代移民,讲话和生活方式都与当地人认同了,人家不问也分不出她的祖籍。但是她的堂兄莫底改的人生阅历多,可能为了避免犹大人的敌人作对,便要求以斯帖不要暴露犹大人的身份。
有的人奇怪为何以犹大人的身份,以斯帖会去参加选皇后一事。其实在以前一些国家里,若是王要选秀女,就会有一段禁婚的时期,让所有适龄的未婚女子都集合起来,经过淘汰之后才可回家,被选上的就继续参加下一轮的淘汰赛,直到被王看中。王的谕旨一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所以这很可能不是以斯帖可以决定的意愿。以斯帖自幼父母双亡,由她的堂兄末底改抚养成人。可能因为彼此年龄相距其大,所以末底改把她收为自己的女儿。
以斯帖容貌俊美,最后终于被选进王宫。在众女子当中,太监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给她住上好的房屋,派七个侍女服侍她,又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当得的份。反过来说,假如被选进宫,却得不到希该的喜悦,那么分到的住处就不一定是最好的,用的、服侍的也就不那么周全了。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据说当年因为没有行贿给画匠,因而把她画得很丑,才会被选送到匈奴去和亲。当汉元帝看到她而惊艳,想把她留下时,已经来不及了。以斯帖在没有行贿的情况下,能得到掌管女子的太监的青睐,除了她自己本身的谦和,也实在是“有神相助”。
被选上的女人净身十二个月后,最后的选情就让王去决定了。为何女子见王之时,从女院到王宫,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呢?因为那个晚上就是她把处女之身献给王的时候,因此她想要什么代价,都要给她,作为她的报酬。这样即使她没有被选为后,至少也得了一些赔偿。在以前中国历代的后宫里,有多少被选上的女人根本见不到王,孤独一生至死,十分可怜。但是以斯帖一点不贪心,也不趁机发个小财,她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派定给她的,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却不嫉妒她,这又是一个特别的恩典。现在到处有选美的活动,里面互相排挤争名次,手段百出。而以斯帖却能让人喜悦而不嫉妒,这真是特殊恩典。
当亚哈随鲁王看到以斯帖时,就爱她过于爱众女,并立她为皇后。这里的喜悦和爱都表明了神的同在和祝福。神也在舖路,为了一件将发生的大灾难而准备。从被掳之人的奴隶身份变成一国之尊的王后,我们再次看见“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神要王喜悦以斯帖,他就没法爱上别人。
这本书的讲故事手法十分高明,一步步地让我们看到神和魔鬼的争斗何等有意思。在魔鬼的魔爪尚未伸出时,神已开始布局。因为以斯帖被选入宫,女院就在王宫里,因此末底改天天去王宫那里走来走去,探听消息。他的担心和挂念就在此显露无遗。有次他可能走累了,就在朝门那里坐下来休息。可能坐的地方比较隐密。有两个守门的正商议要如何害王,他们的计划被末底改听到了。他立刻告诉以斯帖王后,王后又用末底改的名字去向王报告,王一细察,果有此事,就把那两人挂在木头上,也就是处死了。末底改立了一个大功。这故事的每个布局都很重要,明天我们再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