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11:2 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阅读经文:〈尼希米记〉11章
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尼希米面临一种困境,大家都不想住耶路撒冷。此时的耶路撒冷十分荒凉,又有许多外邦人杂居在此。回归的犹大人都想回到自己支派的属地住,安安静静地过日子,重打根基。谁也不想在耶路撒冷战战兢兢,过著担心受怕的日子。但是耶路撒冷不能没有人住,更不能没有人防守,区区五万回归的人根本就不够用,要是大家都只为自己着想,那么耶路撒冷就会再度沦入外邦人的手里。
因此他们采用掣签的方法,十个抽一个,被抽到的人就留住耶路撒冷。掣签的方法使人认为结果是出于天命,天命不可违,便没有纷争了。就好像台湾的服兵役,也是用掣签的方法,海陆空抽到哪个就去那里服役。但是还有另一种留在耶路撒冷的人,他们是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他们也是为了兴旺耶路撒冷才回来的。这样的人,百姓都为他们祝福。祝福是希望神与他们同在,有神的保守,神的预备和供应。
还有另一批人也是心甘情愿地留在耶路撒冷,便是一些首领、祭司和利未人,他们的名字都记录下来了。因为圣殿若没有祭司、利未人和尼提宁(在圣殿工作者),敬拜和献祭的事便无法按章进行。这些人当中还包括了不少大能的勇士,表示他们当中有善战者,可以负起打仗之责。
书中特别提到了“王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之粮”。歌唱者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没有什么生产或有所作为的人,不像现在的人在音乐上有造诣,可以出人头地,周游列国去开音乐会。在圣殿里歌颂神,虽然要用很多时间去学习,但他们的付出是别人无法明白的。有如现在教会的诗班,诗班员和司琴每周付出练习的时间,指挥选歌找歌、思想如何表达、如何教导。在敬拜时只上去唱大约五到十分钟的时间,但其摆上的时间却是十倍廿倍之多。
但是歌唱者乃敬拜或宫庭仪式不可或缺的,因此反而是波斯王特别想到这批人的生活需要。在洋人的教会里,指挥或司琴一般都要特别聘请,以专职人才对待,是教会里有收入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华人的教会里,都还是以自愿奉献的方式在服侍。当然,这些服侍的人鲜有这分计较,要是计较也就不去了,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想要服侍神而作出的奉献。少数人若有其他目的,在此就不便猜测了。
再一次,我们看到在各样事工的安排中,是有秩序的。尼希米记录了各人的家谱,然后公平地去处理每一件事。在神的家中,需要秩序,每一层面都有人管理,都要有人愿意忠心地付出,神的家才能运转合宜,使每个人都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