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13:12 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
阅读经文:箴言13:12-15
12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13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14智慧人的法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15美好的聪明使人蒙恩,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
第12节: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
《现代中文译本》:希望幻灭,心灵随之破碎;愿望实现,心里充满生机。
《当代圣经》:盼望迟迟不实现,使人忧伤;理想达到,就会为人带来快乐的人生。
《The Message》: Unrelenting disappointment leaves you heartsick, but a sudden good break can turn life around.
这句经文非常写实。杨世礼医生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不少信徒常常引用这节经文,作为信心的定义。以为所有“所望的事”及“未见的事”,只要加上信心,便会变成事实,误以为这是上帝给信徒“心想事成”的应允,如此释经非常危险。其实这一节所谓“所望之事”,并非人意所希望得到的事情,而是神的话语。因为神如此说,我们便如此盼望,所以第一节的中心是神的应许,也是信心的起点。”
当我们误会神的话时,有时带来的不只是希望的幻灭,心灵的破碎,更会失去对神的信仰。但是当我们愿天父的旨意得以成全时,事情反而会有转机。因为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神若不照我们的心愿去做,往往是因为祂的计划胜过我们的希望。
第13节: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
《现代中文译本》:藐视教训,自招灾祸;听从训诫,稳妥安全。
《The Message》: Ignore the Word and suffer; honor God’s commands and grow rich.
这句经文里所说的训言和诫命便是神的话。杨世礼医生曾分享:〈希伯来书〉描述信心三层的内涵:“以神的话语为信心的起点、以神的称许为信心的目标、在顺服神话语中经历神的大能”。
神的话语之真实和能力是许多信徒的经历,人的话语何等贫穷无力,又经常改变。因此我们要相信谁的话才是聪明呢?
第14节:智慧人的法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现代中文译本》:明智人的教导是智慧的泉源;智慧使人逃脱死亡的险境。
《The Message》: The teaching of the wise is a fountain of life, so, no more drinking from death-tainted wells!
著名的苏格兰神学家威利.阿诺德博士说过一个故事,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对他们几个孩子很严,立了许多规矩要他们遵守。其中一条是永不可爬树。有个隣居知道后就对他们说,在树顶上可以看到好棒的东西。他们几个兄弟有一天趁著父亲不注意时,偷偷跑去爬树,结果第一个爬上去的从树上跌下来,跌断了腿,才知道被隣居骗了,什么也没看到。
智慧人的法则是什么呢?就像一个父亲给孩子的规矩,父神也把人生的智慧赐给我们。只是我们常常会上隣居撒旦的当,去做一些父亲不许可的事,以致遭受损失,甚至死亡。因此当知道神的话语是生命的泉源,引导我们直到永生;离开神的话语,就会有无尽的愁苦。
第15节:美好的聪明使人蒙恩,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
《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明达的人到处受尊敬;无信义的人走向毁灭。
《当代圣经》译为:明理的人,人人爱戴;奸诈的人,道路崎岖。
《The Message》: Sound thinking makes for gracious living, but liars walk a rough road.
慕迪说过一个故事,他年轻的时候曾在一间商店做店员。有一次他看到老板在一些帐单和期票上做记号。老板向他解释:注明B,表示那人信用不好;注明D,是对其信用有疑问;注明G,表示那人信用良好。
在我们的心中也会对相处过的人有类似的记录,谁是明理的,谁是无理的,谁喜欢占便宜,谁经常说谎,等等。你会跟哪种人有深入的交往,跟哪些人保持距离呢?若是没有朋友互相扶持,人生的路上怎能不崎岖难行?想要受人爱戴,被人尊敬,自己要先做一个明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