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16:1    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

阅读经文:箴言16:1-3

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2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唯有耶和华衡量人心。3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

失控时的保守

「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箴言16:1)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圣经节,因为在教书、辅导、演讲、分享,与人应对前,我总是想很多,准备很多,考虑很多,但是讲出去的那一刻,经常不完全是事先的筹算,有另外的亮光、感动介入,瞬间组成字句,让我说出去。很多学生告诉我:「听老师的课,最享受的事,是得到许多启发,是我们事先没有想过的。」其实,我事先也没有想到。

我们的想法,想得再多,只是一部份。现场所讲,才是全部。舌头的应对,要对当时的环境、临时的启发、听者的氛围、别人的需求,与许多自己不知道的因子等,所以我们对自己所讲,事先要交给主,讲时要交托主,讲后要感谢主,不管讲得好与不好,我们只是仆人,定夺在乎主。

我的弱点是,很容易被人激动,或在别人的勉强下回应,或在控告下的诘问,讲出不该讲的话。我为此难过,就学习被人激动时便离开。但是有时离不开,我会被激动到言语失控,结果成为我极度的忧伤,这是情绪的失控。甚至出现不是原有的念头,这是想法的失控。上帝的话切入,带来心灵的平安,与思想的平静,重新的交托。应对是在乎上帝,不在乎我,结果在乎爱我的主耶稣,不在乎我。(张文亮教授)

听道和敬拜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唯有耶和华衡量人心。”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去敬拜之后,总是喜欢批评牧者的讲道内容。名作家杨腓力最近写了一篇有关世界各地敬拜神的文章,他提到去参加一间俄罗斯东正教堂的聚会,几乎没有人听得懂主教在说什么;在埃及他参加一间用科普特语言进行的崇拜,也是唔宰咩(不知道),有听没懂。外子和我回台时,陪我参加长老会的敬拜,也都是半听半猜。我刚来温哥华时,跟婆家去广东教会,那更是鸭子听雷。奇妙的是,因为是为了敬拜而敬拜,即使听不懂,做完礼拜还是感到高兴。

经常听到有人在敬拜后批评牧者的讲道,总是让我原有的喜乐大打折扣。批评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很敬虔,觉得在某个主题上,发挥得有偏差或不够,但是在主的眼里,那个重要吗?敬拜里,最重要的是讲道吗?有谁在聚会了几十年后,还记得听过什么道呢?但是天父知道我们是否去敬拜,或是去听道。你可能觉得自己很敬虔,在教会里有许多服事,但是有没有敬拜呢?有些服事的人心里忙乱,像马大一样,没有办法安静坐在主脚前,还要批评别人。讨论和批评不一样,讨论是正面的,有可以学习的亮点;批评是负面的,突显自大和骄傲。为什么抱着打分数的心态去敬拜神呢?

“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唯有耶和华衡量人心。”让我们在敬拜时,专心与主联结。

凡事交托

“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因为“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我们应该为事情做准备,但是不要以为准备了,到时就能完全发挥而过关。出人意料的事情很多,一场小车祸影起的塞车,立刻会影响心情,令人开始着急;一点不同意见引起的讨论,就有可能使你的情绪七上八下;碰到一个好久不见的友人,就有可能令人思绪起伏不定。事情的进行,往往有插曲,使人不知所措。

所以我们若将要做的事情交托在耶和华手里,我们所计划的才有可能成功。成功往往包括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排序第一要素便是天时,天时掌握在谁手里呢?岂不是耶和华神的手里吗?学习凡事交托,你的心就不急燥,你的心里就轻省,你的思路就畅通,所谋的事就自然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