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21:13  塞耳不听穷人哀求的,他将来呼吁也不蒙应允。

阅读经文:箴言 21:13-15

13塞耳不听穷人哀求的,他将来呼吁也不蒙应允。14暗中送的礼物挽回怒气,怀中揣的贿赂止息暴怒。15秉公行义使义人喜乐,使作孽的人败坏。

第10节:塞耳不听穷人哀求的,他将来呼吁也不蒙应允。If you stop your ears to the cries of the poor, your cries will go unheard, unanswered.《The Message》

戴德生在信心的操练方面,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在他到中国之前,他要学一个功课,有需要时,只向神求,绝不向人开口。那时他在哈迪医生手下当助理,医生人很好,只是因为太忙,经常忘记准时发薪水。戴德生决定不向他要薪水,只凭信心让神提醒他。他立志过简朴生活,把三分之二的钱去济助穷人。有一次他口袋中剩一个半克劳因half crown的硬币,约美元六分钱。

那时有个穷人请他去为将死的妻子祷告,戴德生去他家时,看到有四、五个小孩站着,他们双颊凹陷,是长期饥饿的结果。一位力竭声嘶、疲惫已极的母亲躺在一张破烂的小床上,旁边还有一个婴儿。戴德生祷告后,心想若是硬币可以分为2先令6便士,便可为自己留下一个先令。这时圣灵责备他:“你一面祷告天上的父,一面塞住怜悯之心,将硬币藏在腰包里,这是对天父的应许没有信心。”于是他把仅有的半克劳因给了那家穷人。因为约翰说:“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翰一书 3:17)”

第二天早上他在吃麦糊时,邮差送来一个信封,里面没写一个字,只用白纸包著一双羔羊皮手套,另有半个英镑(值4个「半克劳因」)。“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让我们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与神同工,神也必垂听我们的呼求。

第11节:暗中送的礼物挽回怒气,怀中揣的贿赂止息暴怒。A quietly given gift soothes an irritable person; a heartfelt present cools a hot temper.《The Message》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争吵或纠纷。而礼物往往是使人和解的媒介。小至朋友间的不高兴、夫妻间的口角,大致互打官司;为了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礼物就成了一种和好的工具。礼物,在许多地方有贿赂之意。许多的诉讼与纷争藉贿赂或礼物或和解的钱数,便在事先私下解决了。

a heartfelt present是指诚心准备的礼物,也就是合对方心意的礼物,让对方觉察你的诚意,因而不再生气,也是因为人自觉理亏而愿意采取的和解行动。礼物,要准备,才显得出诚意,才能为对方所接受。在〈玛拉基书〉一章第8节,神指责以色列人将瞎眼的、瘸腿的、有病的献给神为祭物,神问他们,若是献这样的礼物给省长,他岂能看他们的情面?

我们想与人和好,要挽回他人的怒气,若是把脏的、坏掉的或用过的东西做为礼物,后果会如何呢?对方看到礼物,岂不更加生气?所以不管是对人或神,我们若要送礼,便要好好准备。送heartfelt present,有诚心的礼物。圣诞节快到了,你要为主耶稣准备怎样的礼物呢? 

第12节:秉公行义使义人喜乐,使作孽的人败坏。Good people celebrate when justice triumphs, but for the workers of evil it’s a bad day.《The Message》

新译本:“秉行公正,使义人喜乐,却使作孽的人恐惧”。有冤屈的人都希望碰到秉行公正的审判官;作孽的人碰到秉行公正的审判官,却会恐惧不已,因为知道有罪难逃。

从圣经的故事里,我们知道有时候冤屈不可能立刻得到解决,但是在神的时间里,神一定会处理。所以约瑟的哥哥们在出卖约瑟后,看到父亲雅各的痛楚,他们的良心就不安了。十几年的不安和自责,在与约瑟相认后,罪行显露,他们已经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害怕约瑟的报复。大卫在醒悟自己犯下奸情和谋杀后,所产生的恐惧,使他立刻认罪。

人间的法官或有不明事理,或因贿赂而被蒙敝,但神却永远清楚我们所做所为。人的心里都知道有神;因而倚靠神的人必然在神面前喜乐。作孽的人却因心里知罪,而天天心存恐惧。若不借着耶稣的救恩解决罪的问题,不能与神和好,实在难逃恐惧的伴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