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28:25 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阅读经文:箴言 28:24-28
24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25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26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27赒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28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24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可能因为从小就吃父母的,用父母的,所以在拿父母的东西时觉得理所当然。即使不经过父母同意就拿,也不以为自己在偷父母的东西。但是这经文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不管父母多么爱我们,他们的东西还是他们的。儿女若想使用或拿走,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不然,就是偷窃父母了。
对上帝也是一样。神把一切都给了我们,但我们却不可以把神所分别为圣的时间和金钱占为已有。若是如此,我们便与强盗无异了。
25心中贪婪的挑起争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
贪婪,是因为心里没有安全感;总是想要多一点,难免与人发生争执。因此把倚靠耶和华拿来作比较,人的贪婪是因为倚靠的对象有问题。倚靠耶和华和倚靠自己,便是心里丰裕和缺乏的表征。
有的人拥有很多,却总是不满足,因为没有安全感;唯有倚靠神的人,知道神的供应何等信实,一切身外物都将如流云而逝,才能有真正的丰裕,就是心灵的满足和喜乐。
26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心中自是的人,是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人。就像一个水溢出来的杯子,无法再装下任何东西,也就无法学习,所以是真正的愚昧。这是天父的幽默,人若自以为是,却是真正的愚昧。反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必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增长,才能应付这社会上的竞争而存留下来。
27赒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箴言〉十九章17节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神非常注重怜悯贫穷这件事,也有极大的应许。我们若看顾他人的缺乏,神也必眷顾我们的缺乏。与人同行的神,爱我们的天父,希望祂的儿女们不要因为神的供应富足,而成为一个总是想要更多的贪婪之徒;反而要看到别人的需要,成为世上的盐、世上的光,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得到调和,使神的光照耀在社会的阴暗面,使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感受到从天父来的爱。佯为不见的人,神都知道。神若因而生气,把供应切掉,对我们有何益处?岂不因小失大了?让我们凭著信心“赒济贫穷”,来向神兑现“不致缺乏”的应许。只有当我们成为流通的管道时,我们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
28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这是历史所展现的:“当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在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多少菁英流亡海外;过了几十年,终于能回去与家人团聚。在其他地方也有如此的现象。所以,很讽刺的一件事,要看一个执政者是什么样的人,就用这句话去审查一下,就八九不离十了。不过,政治立场不同,很可能定义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