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 3: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阅读经文:传道书 3:1
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台北前巿长柯文哲曾经在脸书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两周前,我担任‘一日社区医师’,探视几位独居长者,了解他们医疗和生活上的需求。其中一位林先生,中风15年来,他的世界只剩下小小的房间内那几坪空间,因为他住在2楼,又没有电梯,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在房间内转来转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下楼到公园散散步、唱卡拉OK。
为了帮林先生圆梦,台北市立中兴医院的‘壮丁’自告奋勇,背着林先生下楼,再推著轮椅到公园透气,还到斯文里里长办公室,唱他最喜欢的‘爱拼才会赢’。看着林先生激动掉下的眼泪,也让我想起行医三十年的体悟:医师其实只是生命花园的园丁,园丁不能改变春夏秋冬,只是让花草在四季之间开得灿烂一些。同样的,医师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只是让人在生老病死之间活得快乐一些、舒服一些而已”。
柯巿长说医师是生命花园的园丁,他做了大概卅几年的医生,对生命的理解和体会比平常人更深。因为有时尽力抢救病人救不回来,有时抢救回来,但又因为其他原因死了。相信他也会十分同意这句话:“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虽然他为台湾引进了叶克膜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的技术,希望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实际上也只能延长一些时间,因为生命不在人的手里。
不仅生命不在人手里,就是万务也不在人手里。所罗门王告诉我们他的观察所得:“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他曾经很努力地去探讨人生,然后发现,原来事情的发展从来不是人所能控制的。好像,人一直在成长,不能回头重新再活一遍。所以人生到了什么时期,就要放弃过去的习惯和想法,重新整理再出发。例如,婚前可以一人自由来去,毫无拘束;一旦结婚,就必须接受二人成为一体的事实,凡事要考虑配偶的感受,做事也要想到怎样与配偶合作。为人父母之后,更不能再耍小性子,要以家为重,学习做一个有承担的大人,也要做儿女的榜样。
所以当我们奇怪怎么天父没有回答我们的祷告时,有时是因为时间还没到。我在小学时就读到史祈生师母涤然的文章,那时经常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去纽约看她。事情过了十几年,等我到了纽约时,圣灵让我记起小时候的祷告。我忘记了,但是神没有忘记。我们的天父就是这样爱我们,不是不给,而是时候未到。所以我们要放心交托,不要一直催祂。
主教导我们祷告不要灰心,其实祷告是为了我们自己有从神来的应许和平安。你会发现每次祷告后,你不一定会得到祷告的结果,但你的心里一定有平安,使你能继续往前。就像孩子跟父亲要脚踏车,父亲说,好啊,等你长得够高了,我就买给你。孩子就不停地跟父亲要,父亲也会一再安抚,只要你的身高够了,就买给你。不是不给,而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四季如是,天体的运行和人的成长都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着急,因为我们所需要的,天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