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4:13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阅读经文:传道书 4:13-16

13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14这人是从监牢中出来做王,在他国中,生来原是贫穷的。15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年人。16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虽然在这段经文里,所罗门王没有指出谁是那个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谁是那个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但是根据圣经的记载,所罗门王对于耶罗波安将要拿走以色列十个支派的预言是十分清楚的(王上11:29-40)。他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在年记大时,会自嘲记忆力不行了,变成老顽固了?

在世人眼中,出身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贫穷又曾被下在监牢中,简直就是没有前途了。但是神让所罗门王看到,被欺压的人不一定就没希望了,因为耶和华神是保护和扶持弱势者的神。在〈箴言〉廿三章11节说:“不可侵入孤儿的田地,因他们救赎主大有能力”,耶和华神是看顾被欺压者的神。所以祂能赐给所罗门有大智慧,祂也可以赐给贫穷的少年人有智慧。所以玛利亚赞美神:“祂怜悯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祂赶散了。 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0-52)。神怜悯敬畏祂的人。

当然这个少年人也可能是别人。但我们先拿耶罗波安来做例子,因为他的故事和这段话十分吻合。亚希雅先知向耶罗波安预言,神要给他十个支派。耶罗波安也很顺利地从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手中,带走了十个支派,所以他所治理的百姓,多得无数。照理说,既然大家要跟随他,应该是喜悦他才是,为何后来不喜悦他了?话说耶罗波安成了以色列北国的王之后,应该非常感谢耶和华神,因为是神把这个国家赐给他的。可是他不但没有感谢神,反而禁止百姓去耶路撒冷敬拜神。因为他害怕百姓若仍然去耶路撒冷敬拜,心也会过去,到最后他就会失去这个王国。

那么,他可以向神求另立一个敬拜的地方,不是吗?他反而在以色列北国的南北两个重镇,南在伯特利,北在但,各立了一个金牛犊,要以色列人转拜金牛犊。他自己设立祭司,自己制定献祭的节日。当人离弃耶和华神时,也等于离弃了智慧,变笨了。神派了一位神人去指责他,王却叫人去抓神人。但是当王的手伸向神人时,王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这时王吓坏了,立刻求神人为他祷告。神人为他祷告后,王的手就恢复了(王上13:1-6)。

经历了这个神蹟的耶罗波安有没有因而回转呢?还是没有。好像文革时的基督徒转成地下教会一样,当时有许多敬畏神的人就偷偷溜回去犹大地,不回以色列了。这就是耶罗波安失去民心的最大原因,他离弃神,神也离弃他,敬畏神的百姓也离开他。后来神灭了耶罗波安全家,他的儿子拿答做王两年就被巴沙篡位。

所罗门王是否对此事有预感而写下这段话?假如我们可以从耶罗波安的例子学到一点智慧,那么我们的一生就不会虚空了,至少要记得感谢神,不要漠视祂的恩典。假如敬畏耶和华是知识和智慧的开始,那么离开神便是最愚蠢的选择。像耶罗波安经历了神亲自的呼召,又看到神的大能在他身上之彰显,却始终缺乏安全感,不敢相信神倚靠神,以致一败涂地。我们心里有没有什么事,阻隔我们对神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