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8:1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阅读经文:传道书8:1 

1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最近有朋友传来笑话数则,有的颇令人玩味。有个小孩边走吃冰淇淋,旁边一位中年妇女看了就跟他说:“这么凉的天吃冰淇淋,会吃坏身体的!”小孩说他奶奶活了103岁。中年妇女问:“她经常吃冰淇淋吗?”小孩说:“不是。我奶奶从来不管闲事。”后语:多么深刻!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衰老得快了!瞎操心操的……

我们都想做智慧人,希望过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生。因为人有智慧就不会说错话,就不会急躁,不会暴跳如雷,伤身害体,又后悔莫及。有个人回想起她的父亲,一向很爱孩子,平常从不疾言厉色,但不知为什么,一旦生气,出口大骂,非常吓人。因为她是学心理学的,她认为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大事惹动父亲的怒气,而是在怒气的底层,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旦有人触动了那个机制,他就会失去控制。

瞎操心,爱管闲事,是我们触动地雷(令人生气)的因素之一。不但好心没好报,反而挨骂。第二个是有关情绪控制。有个大妈一大早去公园散步,看到有个老头拿着海绵笔在地上写大字,她忍不住凑上去看。老头看了大妈一眼,提笔写了个“滚”。大妈心想:“看一下至于吗 ?” 老头又看大妈一眼,又写个“滚”。大妈忍不住了,上去一脚将老头踢倒在地。警察来了问咋回事,老头委屈地说: “我就想写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刚写头两个字,就被这个神经病踹倒了”。后语:所以呀,朋友们,凡事急不得!

〈传道书〉七章9节说:“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人的急躁使人无法做出智慧的判断,因此有愚昧之举。很多人被激怒,是因为心里急躁。为何人会急躁?这就是有没有智慧的分别吧。心里有智慧就会想等一等,搞清楚事情再说;心里缺乏智慧的,往往也是自卑吧,一点小事就觉得人家看不起他,岂有此理!因此假如你觉得自己有时很急躁,要弄清楚那急躁的主因在哪里?你害怕什么?是不是小时候父母对你的要求高,让你总想尽快把事情做好,以得他们的赞赏?但是因为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所以就把这积下来的失望投射在他人身上?怨恨他人对你的轻视?其实是小时候留下的,没有处理好的伤痕在作怪?其实,你并不想生气,不想做个急躁的人,想要冷静处事,做个智慧人。

我们都羡慕那些碰到事情很会处理,不必生气就可以得胜的人。这里是另一个事例:一个姑娘上了高铁,见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男士。她核对自己的票,客气地说:“先生,您坐错位置了吧?”男士拿出票,嚷嚷着:“看清楚点,这是我的座,你瞎了?”女孩仔细看了他的票,不再做声,默默地站在他的身旁。一会儿高铁起程了,女孩低头轻松对男士说:“先生,您没坐错位,您坐错车了 !”后语:有一种忍让,叫做让你后悔都来不及,如果嚎叫能解决问题,驴早就统治了世界!

能够控制情绪,温柔说话的人,往往可以控制大局。“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这里说到人有智慧胜过一切。〈箴言〉十六章32节说:“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不轻易发怒,也就是不急躁;情绪控制就是治服已心,才能有智慧地处理事情。

“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这节经文,毕牧师的信息圣经如此翻译:“Wisdom puts light in the eyes, And gives gentleness to words and manners.智慧使人眼中有光,并使他的言语和态度都温和。”智慧使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自然在言语和态度上都可以温和地与人交往。中文的翻译其实也很好:“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换句话说,在我们心里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解决之后,心里有平安,不再急躁易怒,脸上的暴气自然就改变为祥和了。你同意吗?我相信假如那位男士很有礼貌地回答那位姑娘,姑娘也会及时告诉他搭错车了,他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但愿圣灵的引导修补我们内心的创伤,让我们心里所有的伤痛和不满都能在神的爱里化解;更盼望因着神的同在,我们拥有真正的平安和喜乐,得以过一个有智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