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15:1   一夜之间,摩押亚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一夜之间,摩押基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阅读经文:以赛亚书15:1-9

1一夜之间,摩押亚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一夜之间,摩押基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他们上巴益,又往底本,到高处去哭泣。摩押人因尼波米底巴哀号,各人头上光秃,胡须剃净。 他们在街市上都腰束麻布,在房顶上和宽阔处俱各哀号,眼泪汪汪。 希实本以利亚利悲哀的声音达到雅杂,所以摩押带兵器的高声喊嚷,人心战兢。 「我心为摩押悲哀,她的贵胄[a]逃到琐珥,到伊基拉施利施亚。他们上鲁希坡随走随哭,在何罗念的路上因毁灭举起哀声。 因为宁林的水成为干涸,青草枯干,嫩草灭没,青绿之物一无所有。 因此,摩押人所得的财物和所积蓄的都要运过柳树河。 哀声遍闻摩押的四境,哀号的声音达到以基莲,哀号的声音达到比珥以琳。 底们的水充满了血,我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叫狮子来追上摩押逃脱的民和那地上所余剩的人。」

本段为先知论到的第四个国家,完整的经文应该是包含了15:1~16:14。今天我们要先来看对摩押预言的第一部份,就是15:1-9的部份。

摩押人乃是亚伯拉罕姪子罗得的后代,他们世居在死海以东的高原上。在摩西律法中明订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虽然如此,我们却看到摩押女子路得竟成为耶稣的先祖,而被列在家谱中(太1:5)。

有学者认为本段经文原先乃是一首挽歌,后来被收纳进以赛亚的预言里面,并且加入了16:14的部份,因此把预言分成「从前旧的预言」与「现在新的预言」两个部份(参阅16:13-14「这是耶和华从前论摩押的话,但现在耶和华说……」的经文自述)。

摩押在所罗门在位期间表示臣服,然而当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摩押选择投效拥有较多支派的北国以色列,离弃所罗门嫡传的犹大国。直到北国君王亚哈死后,摩押王米沙决定反叛,拒绝继续纳贡(王下3:5)。于是以色列王协同犹大王和以东王起兵围勦摩押。结果摩押的首都亚珥被占领,堡垒要塞基珥被摧毁(王下3:25、赛15:1)。三王合攻的激烈与恐布,正是本段经文的产生背景。

当时遭三王合攻的摩押,主要城市几乎全部沦陷(15:4-6所列的城市均在摩押南方,这些城市均为三王一路上征伐的地点,因三王自北方杀下来,因此百姓便向南方逃)。先知论到在战乱仓皇之际,摩押人上到「巴益」(意即房子,指他们的神庙)与「底本」(这两个城市座落在死海东边的尼波山上)去向他们的神哭泣哀求(15:2)。先知以「头上光秃,胡须剃净」来形容他们的忧伤与降卑。他们如丧考妣的腰束麻布,哀号哭泣(15:3)。百姓在军人的打杀声之下,到处人心惶惶,因此有许多的贵冑(或作逃民)和百姓纷纷携带着从废墟家园中捡拾到的家当,随走随哭的越过摩押南方与以东交界的边境「柳树河」而逃难(15:4-7)。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因为耶和华神说,祂对于骄傲的摩押(15:6)有另一波的灾难要临到,就是那逃难的百姓将再逢兵灾(15:9「我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叫狮子来追」)。

历史印证,摩押后来分别在主前715年、711年两次遭到撒珥根二世入侵,最后在主前701年受到亚述王西拿基立的攻击而亡国。

历史是最佳的导师,叫我们知道神对世人或列国所行之事的回应。掌管历史的主,在人类的一切举措上,必然有正义的审断。摩押见风转舵的现实主义作风,实不足取。

〔今日祷告〕我必不将荣耀归给假神或偶像,纵然看不到帮助,我仍要耐心等候神。(戴文峻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