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22:14-20
14 时候到了,耶稣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 15 耶稣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 16 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 17 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著喝。 18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神的国来到。」 19 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20 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今天我们看到主耶稣设立圣餐,在当晚设立圣餐时,主耶稣宣布祂来这世界的目的就是为我们受死。「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祂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为你们流出来的。」(路22:19-20)「为你们舍的」和「为你们流出来的」就是圣餐核心的意义。主耶稣的一生是为我们而来到这世界,为我们而生,经历人间百般的苦难,更重要的是祂也为我们舍命,流出祂的宝血。
耶稣设立圣餐时,祂完全明白这是祂的使命,也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出来。祂在圣餐时为门徒洗脚,祂擘开饼、举起杯,宣告自己将要受死;祂在客西马尼园知道全部门徒睡着了,并且全部门徒都将会离祂而去,祂只是叫他们警醒一点。祂自己很辛苦,汗如血滴在地上,祂却坚持下去。当我们每次参加圣餐时,就看到主耶稣的坚持和舍己;这样,我们有甚么苦挨不下去呢?有甚么是不能舍去的?为主的缘故,有甚么不可以放下?为主的异象,为了主交托给我们的使命,又有甚么不可以继续走下去?(张振华牧师)
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对门徒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太26:31-32)耶稣复活之后,天使对妇女说:「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正如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可16:7)
提比哩亚海最初名叫革尼撒勒湖,又称为加利利海,最后因为湖畔新建的提比哩亚城而改名为提比哩亚海。耶稣受害后,门徒可能一度回到加利利,在彼得「我打鱼去」号召下,他们重回被呼召前的现场,重操捕鱼旧业,同样经历整夜劳力、徒劳无获的窘境;复活的主在岸边,不仅再一次让门徒经历渔获丰收,也预备了饼和鱼,邀请他们共进早餐(约21:1-14)。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这是第六次显现;对使徒而言,这是第三次显现(第一次,约20:19-23;第二次,约20:24-29)。
使徒们经历耶稣被捕、受死、复活…这段惊心动魄的过程后,他们的心境需要沉淀、调整,需要重新被鼓舞;当他们再回到三年前起初被呼召之地(路5:1-11,太4:18-22,可1:16-20),一幕幕过去的场景再次呈现…
相近的地点,起初在加利利海西北边,现在是加利利海西南边。相同的伙伴,起初有彼得、雅各、约翰,现在增加了多马、拿但业和另外两个门徒。相同的窘境,当时他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鱼,现在这一夜,他们也没有打着什么鱼。相同的吩咐,过去耶稣要他们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现在耶稣叫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相同的得着,过去渔获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现在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
使徒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耶稣邀请他们吃早饭,使徒们知道祂是主,却不敢应对。「耶稣就来拿饼和鱼给他们(约21:13)」这段话很扼要的诠释出「耶稣不改变」的事实,复活前和复活后,祂一样真实的与使徒们同在,呼召不变,吩咐不变,得着也不变。
昨日今日直到永远耶稣不改变
何等美好荣耀信息,凭信能称义;昨日,今日,直到永远,耶稣不改变。
祂爱拯救医治罪人,解残疾苦困;振作哀伤,平静风浪,荣耀归主名。
祂是失丧罪人良友,今祂来寻找;罪人来到祂的脚前,悔改得赦免。
祂曾说我不定你罪,不要再犯罪;当天所说祂的宽恕,今天仍不改。
曾来世上医治困苦,祂手显大能;今天依然医治忧伤,藉祂口中言。
曾有妇人摸祂衣䍁,顽疾得痊愈;今日因信主恩医治,仍丰盛赐下。
当天以马忤斯路上,主伴同门徒;今天一生我的路程,主与我同行。
主要降临快将回来,我们必得见;仍是那位驾着云彩,耶稣再显现。
昨日,今日,直到永远,耶稣不改变;天地纵变,耶稣不变!荣耀归主名!
荣耀归主名!荣耀归主名!天地纵变,耶稣不变!荣耀归主名!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