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萨的诗歌,交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1 在犹大,神为人所认识;在以色列,祂的名为大。
2 在撒冷有祂的帐幕,在锡安有祂的居所。
3 祂在那里折断弓上的火箭并盾牌、刀剑和争战的兵器。(细拉)
4 祢从有野食之山而来,有光华和荣美。
5 心中勇敢的人都被抢夺,他们睡了长觉,没有一个英雄能措手。
6 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责一发,坐车的、骑马的都沉睡了。
7 唯独祢是可畏的,祢怒气一发,谁能在祢面前站得住呢?
8 祢从天上使人听判断——
9 神起来施行审判,要救地上一切谦卑的人——那时地就惧怕而静默。(细拉)
10 人的愤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
11 你们许愿,当向耶和华你们的神还愿;在祂四面的人,都当拿贡物献给那可畏的主。
12 祂要挫折王子的骄气,祂向地上的君王显威可畏。
根据传统的说法,这诗篇写于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军队威胁耶路撒冷,被神摧毁之后。因此七十译本称之为:“得胜亚述人的歌”。在希西家做犹大王时,亚述王西拿基立率领大军围困耶路撒冷,希西家因而求神拯救。后来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西拿基立逃回去之后,被他两个儿子杀死。这诗篇被为亚萨的诗歌,可能因为亚萨的后裔接续他在圣殿中的事奉,所以还是以他为名。
明白这诗篇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为何在犹大,神为人所认识;为何在以色列,祂的名为大。因为耶和华是拯救以色列人的神。2.耶路撒冷/锡安是神的居所,因此弓上的火箭并盾牌、刀剑和争战的兵器都不能在那里耀武扬威,因为神折断它们,使它们变为无用。3.神斥责那些坐车的、骑马的,古时的车马都是战车战马,神的斥责使他们沉睡,就是无力再战了。就好像亚述大军的武器和战士都成为无用,他们都在沉睡中被杀,一点不能反抗。
耶和华神是可畏的神,当我们想到祂的能力和威仪时,便知道自己所敬畏的神是可怕的,祂的怒气,有谁能敌挡?我们怎能轻视从祂而来的恩典?因此神审判时,不能逃躲的人就当害怕;而我们这些已经蒙耶稣宝血救赎的人,更要持守这恩典。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比别人好,乃是因为我们有耶稣宝血的遮盖。所以保罗说:“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做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罗6:12)”我们若明白神之可畏,便会保守自己不犯罪了。第10节“人的愤怒要成全你的荣美,人的余怒你要禁止”,令人相当困惑,我查了三种英文的译法,在此给大家参考:Surely the wrath of man shall praise You; With the remainder of wrath You shall gird Yourself.(NKJV)/Surely your wrath against mankind brings you praise, and the survivors of your wrath are restrained.(NIV)/Your anger against sinners brings you praise. Those who live through your anger gather to worship you.(NIRV)我相信,要读到第三种译法时,我们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不必再咬文嚼字地强解。译成中文是这样的:神对罪人的审判使祂得到荣耀(或赞美),那些曾经在神的震怒下得以生存的都要聚集敬拜祢。
所以这愤怒指的是神对不肯悔改的罪人之怒,因为8、9节已经提到神的审判,审判之后,神的愤怒就临到了那些不肯悔改的罪人身上。这样对罪的判决,使神的公义得到荣耀和赞美。既然这愤怒是神的怒气,也就不是什么人的余怒了。而是指在神的余怒之下,依然因着救恩而存活的人,要聚集敬拜神,就是我们这些相信耶稣,接受了祂的救赎之恩的人。这些人聚集敬拜神,指的就是教会。所以这诗篇又被称为庆祝教会得胜的诗篇。
第4节的“野食”之山,有学者说原来的意思是永恒的生命、神所居住的地方。因此,神所在的地方就是有生命、有永生的地方。从新约来看,那就是神的国度,在神的国度里,衪要显出权能,这个权能是用光华和荣美来形容。神从祂的圣所发出权能的命令,在战场上使谦卑人得胜,使恶人、仇敌因着神的审判而失败。
最后两节,教导人要记得向耶和华神还愿,在我们数算恩典时,要记得以感谢为祭献给神。我们虽然有时“遇见苦难如同大波浪”或是“忧愁丧胆似乎要绝望”,只要把主的恩典重头数一数,必能惊讶立时乐欢呼。不要向神骄傲,因为神赐恩给谦卑的人。
国内朋友请访问此链接:永活全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