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 2:1 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

阅读经文:传道书 2:1-3

1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2我指喜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3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在所罗门寻找日光之下有何值得他把握的事情时,他以寻乐为第一目标。世人都喜欢快乐,不是吗?喜乐和享福,是许多人心中的第一志愿。父母叫我们小时候要好好读书,就可以有好成绩,才能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赚大钱。有了钱,就可以买大房子、豪华轿车、请得起佣人,结婚有排场,孩子上名校,等等。所以人生以赚钱为目的,赚钱是为了享福,享福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面子,不必动手做事。到处旅游,享受荣华富贵。

在温哥华有很多移民都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准了,要什么有什么。结果,你知道吗?有很多这样的达人和贵夫人,天天往赌馆跑,最后把什么都输光了。他们有很多钱,买到了几百万的房子,最名贵的轿车,家里佣人三班制,儿女上不上得了名校又是另一回事。但是享福的结果是只想找刺激作乐。快乐是在找刺激时来那么一下,立刻又走了,因为输钱了;快乐在赢钱时也会过来一下,也很快就走了,因为一下子就输光了。

到处旅游,起初很感新鲜有趣。但是不久就感到累了,天天换住的地方,再高级的旅馆也不像家里的床令人安心;吃得再好,有时也有不对胃的时候;看来看去,都是青山绿水以及听不懂的外国话。加上被导游像鸭子赶来赶去,经常紧张得连生理时钟都难以配合。快乐,是在期待的时候;上路后有时也感到失望和疲惫。快乐,是在和朋友说事时提起一下,感觉很有面子。不过,若别人也去过,就平常了。

钱可以买到的快乐,总是像蝴蝶似的,翩然而来,翩然而去。等你想正视它时,却已经不见了。有人说,买新衣服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在快要付钱的那一刻,付钱后,快乐就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衣柜里总有几件从未上身的新衣,却还是觉得缺一件。我想,男人也是。这就是为什么他指著喜笑说:“这是狂妄”,因为高兴得太早。而快乐总是翩然而去,使我们无法查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毫无功效,对我们的生活起不了改变的作用。然后,人就死了。买来的快乐和享福也是虚空。

我用“快乐”来取代译文的“喜乐”,在英文里是joy / pleasure,是指生活中的享乐,一时的快乐;但是真正,永久的喜乐是从神那里来的,不必靠世上的任何条件,只要有神的同在,在任何情况里都有的平安稳妥,充满盼望的心境。喜乐很单纯,不需要任何的物质,只要有神的同在;快乐要靠世上的东西才能取得,一时的高兴,只要环境一变,立刻就不一样了。在平安顺利时,人不一定快乐;但是信主的人,即使在苦难中,也能因着神的同在而充满喜乐。所以,在这里所罗门指的是人靠物质和条件找来的快乐,而不是从神来的喜乐。

当所罗门王发现世界上可以供应的快乐和嘉笑是那么有限时,他想到用酒,另一种刺激,使肉体舒畅。在〈箴言〉31章6-7节里,利慕伊勒王的母亲劝他,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 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记念他的苦楚。所罗门王也因而转向酒精,希望肉体舒畅时,可以找到活在世上的目标和意义。有的人借着醉酒滋事,但也有人说,其实醉酒时,头脑里依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拒绝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所以,所罗门王说,即使在醉酒时,他的心依然清醒。他的肉体放松了,他藉酒卖乖了,做了一些清醒时不肯做的愚昧之举,但是他的理智还在。他的智慧仍然使他明白,他的举止何等愚昧。这是新国际版的英文,可以帮助我们更明白这经节的意思:“I tried cheering myself with wine, and embracing folly—my mind still guiding me with wisdom. ”这是第三节的下半句,表明他做这些事的心意: “ I wanted to see what was good for people to do under the heavens during the few days of their lives.”为了明白在日光之下,人们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当行何事为美,他非常卖力地去做了一些实验和研究。明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实验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