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诗歌,交于伶长。
1 神啊,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祢,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
2 听祷告的主啊,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祢。
3 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祢都要赦免。
4 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住在祢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祢居所,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5 拯救我们的神啊,祢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祢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6 祂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
7 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8 住在地极的人因祢的神蹟惧怕,祢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9 祢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祢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
10 祢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祢赐福。
11 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12 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
13 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这是一首赞美的诗歌,有人认为是以色列经过了一段干旱时期,重获甘霖的赞美。在大卫做王的时期,以色列曾经有三年的饥荒。大卫去求问神时,才发现在以色列境内曾经发生过一椿很不公平的屠杀。这事要从〈约书亚记〉说起,当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后,就开始一连串的战争,住在迦南地的外邦人都因而震惊了。尤其是当时有非常坚固城墙的耶利哥城,在以色列人绕了七天之后,居然城墙就都倒了,以色列人的第一仗已经让外邦人闻风丧胆。
那时在艾城附近的基遍人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他们去吉甲见约书亚,说是从远方来的,要和以色列人立约。约书亚没有求问神就立约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是住在附近的基遍人。但是已经立约,不能再杀灭他们,只好让他们做以色列人服苦的人(书9)。
这件事过了几百年后,基遍人都已经成为以色列人的一部份了,没想到扫罗做王时大发热心,不顾他们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竟想杀灭基遍人。因为扫罗破坏盟约,所以神使以色列地有三年的饥荒。大卫知道了饥荒的起因,立刻向基遍人道歉求和,按他们的要求交出七个扫罗的子孙,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山上。等这被悬挂的七人之骸骨被收殓之后,大卫又把扫罗和约拿单的尸体埋在扫罗父亲的坟里。从此神垂听以色列民的祈求(撒下21:1-14)。以色列地恢复风调雨顺的日子,重享神的恩典。
因此在此诗篇的第一节就提到:“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许愿也是立约的一种,是跟神立约。神非常看重立约,扫罗背约使以色列人落在饥荒的状况之下,若我们背弃与神所立的约,所许的愿不还,岂能得到神的祝福?
大卫在蒙福时,感谢神的拣选,因为能够亲近神,住在神的恩典里的人,实在有福。大卫也以住在神的居所和圣殿之中而感到知足。神不给多数人大富大贵,因为在祂的恩典里,我们不用忧愁。“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10:22)"在大卫赞美时,就想到神的大能和权柄。
在张文亮教授所著的《圣经与植物》一书里,他对于第8、9节有很独到的看法:“写这首诗歌的人,在圣灵的感动下,将雨水湿润土壤、使土地柔软的现象,用透雨、浇灌、润平、甘霖等丰富词汇,描述雨水湿润土壤的型态,不只有自然科学的美,更是令人深省。这段经文提到使地柔软的方法,不是用犁用锄来翻土。用犁、用锄来翻土,只是整平农地的措施,不会使地柔软;加水还得慢慢地,以稳定方式给水,让水有时间将土充分浸泡,土质才会松软。
谁那么有学问,给土壤慢慢、稳定地加水?答案是上帝。“透雨”是降雨的一种方式,雨量不大,但是持续地下,雨水渗入土壤,让土壤吸饱了水,近代科学称之为“漫地流(overland flow)”,“透雨”的原文即是overland flow。浇灌的原文是stable,即是稳定供水,使土壤的水分充足。上帝是最高明的灌溉工程师,祂对浇灌还有不同的方式:一种称为浇透(soak water),另一种称为润平(enter water),这是使更多的水流入土壤,使作物多得水量,供作物中期生长。末了在旱季还使用甘露(dew)作供物后期结穗所需不多的水量。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词汇,来叙述雨水湿润土壤的状态?也许上帝是想提醒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血气力量,去与干硬的土壤搏斗,好土不是挖出来的,而是上帝用祂的恩典淋灌出来的。当土壤干硬时,我们要与土壤战争吗?要咒骂土壤吗?不!要等待透雨,等待浇灌,等待甘霖,仰望上帝的祝福,各样的作物还是会长出来的。”
当时雨降下,五谷丰收时,大卫写下了最大的赞美:“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时雨降下,五谷丰收,我们就都蒙恩得福,焉能不感谢?
国内朋友请访问此链接:祢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