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42:3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祂凭真实将公理传开。

耶稣接到了一个喜筵的邀请,便带着几个新接收的门徒一起往迦拿而去。迦拿在拿撒勒和迦百农的中间,是一个在小山和溪水旁的小村,交通不方便,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小村子。

从迦百农往东南走了大约15公里,就到了迦拿。此时耶稣刚收的一个门徒腓力去找他住在迦拿的朋友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约1:45) 根据对拿撒勒的认知,拿但业轻蔑地回答:「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

耶稣一看见拿但业,便说他是个心里没有诡诈的真以色列人,拿但业很詑异耶稣从何知道他?耶稣说:腓力还没有叫你时,我己经看到你站在无花果树下了。拿但业觉得耶稣好「神」哪!立刻称呼耶稣是神的儿子,以色列的王。更「神」的事接着发生了。

耶稣领着几个门徒到了迦拿的婚宴,婚礼的主人家可能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亲戚,因此她也在那里帮忙张罗。在充满喜乐的盛筵里,马利亚却很着急地来找耶稣,因为给客人喝的酒准备得不够,这是何等失礼的事啊!这样大的事,马利亚不找主人或管家再去买些酒,反而是去找儿子耶稣,可见她知道耶稣能人之所不能。因此,她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这就是耶稣变水为酒,第一件公开施行的神蹟。祂的门徒就因而信祂了。(约2:1-11)

耶稣的第二个神蹟也是在迦拿行的,耶稣只说了一句话就医好了一个大臣的儿子。(约4:46-54)

迦拿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地方,耶稣不但在此呼召门徒,还在此彰显奇妙的作为。迦拿的名字是Place of Reeds也就是芦苇之地。芦苇,长在河边,随风摇曳,是平凡的植物,但是神却珍视它。在〈以赛亚书〉42章3节里,神形容祂仆人之性情:「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在有一首圣诗里更加上这几句:「耶稣是恩主,祂肯体恤,祂爱我到底,创始成终。」

耶稣看重迦拿,不因为她的渺小和平凡而忽略她;耶稣也看重我们,虽像芦苇一般平庸,却拣选我们,在跟随祂的日子里,让我们可以看见祂奇妙的作为,彰显神荣耀的神蹟。耶稣是恩主,祂爱我们,体恤我们,爱我们到底,何等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