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 1:17这四个少年人,神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又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
阅读经文:〈但以理书〉1:1-21
按照旧约的秩序,似乎应该续读〈以斯拉记〉,但是在犹大人回归耶路撒冷之前,有好多故事发生,所以我们先读〈但以理书〉,因为在但以理年老时,正是犹大人回归之时。在〈但以理书〉第1章第1节指出犹大王约亚敬第三年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第一次围困耶路撒冷,但是在〈耶利米书〉46章2节说这事发生在约雅敬作王第四年。那是因为犹大的记法和巴比伦的计算法有异,犹大的计算是登基做王的那年为第一年,而巴比伦的算法是要登基满一年才算一年,登基那年则称为加冕 年。
约西亚和埃及作战,战死沙场之后,百姓拥立他的幼子约哈斯为王。可能因为约西亚死于埃及人之手,因此约哈斯对埃及极为不满。那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以下简称:尼王)正在叙利亚的哈兰和亚述决战,无法抽身去顾犹大,因此约哈斯被埃及王尼哥二世罢黜,并俘虏到埃及;尼哥二世立亲埃及的约雅敬为王。但是不久,连接尼尼微和地中海东西商道及沿河而行的南北商道的重镇迦基米施失陷于巴比伦,亚述和埃及都败于巴比伦,尼王控制了整个地区,约雅敬很不情愿地变成 了巴比伦的蕃属。
在主前601年,巴比伦想征服埃及却未成功,约雅敬趁机和巴比伦决裂,转向埃及求援。这种背叛的行径导致尼王在主前597年前来围攻耶路撒冷,并掳走了第一批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俱备的犹大贵族青年,为让他们将来可以侍立在巴比伦王宫冑,服侍巴比伦王。尼王有野心要征服犹大国,因此要预备人才帮他管理将来的犹大子民。但以理和他的三个好朋友就这样被掳到巴比伦,但他们并没有受到俘虏的待遇,反而是被服侍得极为周到。尼王 派定用他所用的膳和所饮的酒每日赐他们一份,也就是说,他们吃的就像王一样。
换了是别人早就为这样的礼遇而沾沾自喜,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却拒绝这样的礼遇。从人的眼光来看,这四个年轻人未免太不知趣,太不识时务。身为俘虏而受到上宾的招待,早就应该偷笑了,哪里还可以拒绝?岂不换来尼王的愤怒吗?但是但以理和朋友们却不怕王的太监,反而怕尼王的食物和酒沾污他们。其他被掳的少年人可能讥笑他们:“都什么时候了,还怕尼王的食物沾污你们?又不是给你吃馊饭或剩余食物,是给你和尼王同样的食物和酒,别不识抬举了!”
在约雅敬统治下的犹大国,人们早就失去了对神的敬畏,他们拜偶像、天象、万象,就是不拜耶和华神。这几个年轻人从那种环境出来,怎么会如此守神的律法,在异域,在为囚之地,还想守住对神的一份忠贞?不想沾污自己?他们不是应该怀疑神,抱怨神吗?让他们远离家国,不得不吃那些不按犹大礼仪做出来的食 物,他们岂能力挽狂澜?他们保守自己的圣洁,又能代表什么?
在以利亚极端失望时,他对神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他们用刀杀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王上19:10)” 但是神对他说:“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19:18)” 在犹大国的末期,耶利米用人心比万物都诡 诈去形容犹大人,神却让我们看见祂为自己留下的,没有向偶像屈膝的四个年轻人。当约西亚王以律法教导百姓时,百姓表面听从,骨子里却是另一套,还是有人因而得到复兴,生命被扭转而归向神。虽然约西亚的几个儿子都不跟随他们父亲的脚踪,但是在王室里,还是有人听到了约西亚的声音。为主作工永远不要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沮丧,因为神要借着顺服祂的人所成就的,是人心未曾想到的。约西亚在天上若看到这四个年轻人,这四个他所结下的美丽果子,该会何等欢喜。
主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唯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太10:28)” 这就是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所活出来的生命的榜样。他们立志不沾污自己。因为犹大人的饮食要遵照神的吩咐:自死的动物不可吃、不洁的动物不可吃、母羊和小羊不可同一天杀,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等等。但是在巴比伦的王宫厨房里,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么多犹大人的规矩吧。假如巴比伦人把祭过偶像的食物和酒给他们,怎么办呢?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决定不沾污自己时,就为自己省去很多将来的麻烦,并且得到神的祝福。
立志不沾污自己,是一种信心。社会上有各种人的标准,基督徒也当有自己的标准。基督徒的标准从何而来?一定是从《圣经》而来。就像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他 们的标准就来自神所赐下的律法。基督徒若是顺从了与《圣经》不同的社会见解,那就失去标准了。不沾污自己,就是保守自己在神的话语里,在神的教导里,以神的标 准为自己的标准。所以若不知道神的话语,就没有标准。所以一个基督徒可以不读《圣经》吗?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取代神的话吗?相信神和变成神是两回事,有的人信主 以后以为是要做好人,所以不读《圣经》,也不上教堂,用自己的意思去解释何谓好人,神话自己了。事实上,神呼召我们不是要做好人,而是要做合神心意的人,我们若按自己的标准去过日子,那样与没有信仰的人有何区别。
立志不沾污自己,是一种放弃和一种得着。为了得着从天上来的赏赐,而放弃地上的享受和舒服。立志不沾污自己,也是保守自己在神的律法之内,行合神心意的事,做合神心意的人。耶稣说,“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我们都不完全,唯有行在神的话语之中,希望能成为一个越来越像天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