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记〉1:1 亚哈随鲁做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
阅读经文:〈以斯帖记〉1
〈以斯帖记〉是《圣经》里非常奇特的一本书,里面没有提到犹太人和神的关系,也没有犹太人敬拜神的记录,可是在每一件事上,读者可以感觉到犹太人在异地对神默然的仰望,也可以看到神的权能以无比的幽默感在运行。在被流放到巴比伦的犹大人当中,充满了任人摆布的无力感。此时但以理应该已经过世,再无位高权重的犹大人为他们出头,他们好像一群无法自卫的羊,任人宰割。可是在他们的静默里,却有神巨大的力量和保护在暗中运行。当你读完〈以斯帖记〉里所发生的许多“巧合”,可能也会猜想,是否神差遣了保护以色列人的米迦勒天使长,在暗地里布置著一切?
主前490年8-9月之间,波斯大军进攻希腊,雅典人虽然人数居于劣势,却在马拉松平原以着重两翼的平行战斗排列,使其中央部分向内凹入,最后呈现几乎垂直的战斗行列,夹击并大败深入敌阵的波斯军。雅典军大胜之后, 古希腊时代的一位雅典传令兵费里皮德斯(Pheilippides),由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报捷,中途没有停顿,当他将胜利的消息转告雅典人后,随即倒地死去。为了纪念他,希腊人在1896年举行了第一次马拉松赛跑大会。这就是马拉松赛跑的来源。
亚哈随鲁做波斯王之后,立志洗雪马拉松战役之耻,在登位第三年便预备远征希腊。按照波斯的惯例,出战之前往往有连日的欢宴,以团结袍泽,激励士气,随后王与文武大臣商议国事军事。此次庆宴持续六个月,目的在于策划入侵希腊的战略,并证明王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战事。这就是〈以斯帖记〉第一章的背景。书珊城是波斯的京城,有如今日中国的北京和美国的华盛顿,当年许多大事都在这里发生。尼希米也曾在书珊城的王宫里担任酒政。在王宫举办的欢宴里,照例少不了美女与美酒,而亚哈随鲁在此时突发奇想,要以王后瓦实提的美貌来提高众人的兴致。
王后瓦实提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曾孙女,伯沙撒的女儿。此时她也在宫内为妇女设摆筵席,叫她去当个被展示的花瓶,任那些喝醉的男人品头论足,自是不宜;亦有传说她那时已经怀孕,影响体态,因此不想出去见人。因为她被贬不久,就生下亚达薛西一世。没想到此举激怒了众臣的大男人主义,怕回家后自己的老婆不听话,便耸动亚哈随鲁把王后休了。谁倒霉呢?当然是亚哈随鲁王,自己的老婆没啦!等到酒醒,一切都迟了,再怎样想念她,永不更改的旨意已经无法挽回。所以人在生气时千万不要做决定,因为盛怒之下是没有理智的。本来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事,几句话就可以解决误会,但是有那些加油添醋的大臣在旁你一言我一语的,便把小事变成大事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废后的理由是为了叫“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这里点出了男人的心思,他们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尊重自己。不管自己的地位贵贱,在外面做工时如何被人看待,呼来唤去,卑躬屈膝,只要回到家里有人尊重,一切的辛苦也就都值得了。假如回到家里,妻子牙尖嘴利地百般挑剔,那就会让人不想活了,也不想回家了。
所以保罗教导我们:“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2-25)。学习顺服是一生的功课,因为要放下自我;但唯有当我们因为爱主,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顺服丈夫时,我们也同时学会了顺服主的功课。因为顺服是在两人意见不同时所做出的决定,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就是同意而不是顺服。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是丈夫的功课,要学习一点一点的舍。不用一下子就舍命,妻子会舍不得;先学习舍一点时间陪妻子,陪孩子;舍一点力气帮忙家务;舍一点钱让妻子高兴;由此类推。这样的婚姻关系必然很蒙福,很喜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