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2:9王派了军长和马兵护送我。我到了河西的省长那里,将王的诏书交给他们。
阅读经文:〈尼希米记〉2 章
在前一章里,我们读到尼希米的祷告,最后两句话是:「使祢仆人现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 」可见尼希米心里迫切地想回故土,但是不敢向王提起,也不知从何向王说起,所以先把这件事放在祷告中,求神为他开路。
神就为他开路了,让王注意到他面带愁容。有多少当上司的会注意到下属的面容呢?尤其是一个高高在上皂王,一般都只有让人看他皂脸色行事,很难期望他会看到别人的脸色。偏偏这一天王就注意到了尼希米的脸色有异。王很体贴的问他是否有病?没病为何面带愁容?对尼希米而言,他是吓坏了,倘若王的心情不好,可以下罪诏,说尼希米给他脸色看。服事王的时候岂不当快快乐乐的吗?为什么摆一张臭脸给王看呢?幸好那天王的心情很不错。
当他问清了尼希米心中的难处和打算后,便应允了尼希米的请求,并且还提供了许多的帮助和保护。大卫在〈诗篇〉37篇里讲到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但更重要的是:「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尼希米 的祷告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光是忧愁没有用,要把事情交托给神才有用。
亚达薛西王按尼希米的请求给他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准他经过,直到犹大;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亚萨,使他给尼希米木料,做属殿营楼之门的横梁和城墙,与他自己房屋使用的。王允准了尼希米的请求,还派军长和马兵保护他平安到达,他相信这些都是出于神的恩典。我们在生活中的平安和顺利不是因为我们了不起,而是因为有神施恩的手帮助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感恩,不要视为理所当然。
「参巴拉」的意思是「辛月神赐予生命」,他是撒马利亚省长。尼希米记录此人破坏或干扰重建有十次之多。学者认为,犹大亡国以后,耶路撒冷可能成为撒马利亚省的一部分,但城墙若顺利重建,凭尼希米的权势能力,犹大有可能独立,不再受撒马利亚管辖,参巴拉的势力范围将大为削弱,因此他才这么激烈反对尼希米。
和伦人是参巴拉的别号,大概是指参巴拉的出生地是上伯和仑或下伯和仑(两城都位于耶路撒冷西北19公里处)。为奴的亚扪人多比雅,是指他是参巴拉的下属,他是亚扪人却和耶路撒冷的望族联婚,而成了有声望,举足轻重的人。政治上的朋友或敌人都是因为名利的关系,当他们感到尼希米的来临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对尼希米产生了敌意。
尼希米到达耶路撒冷后休息了三天,正如以斯拉在长途跋涉后,也休息了三天。三天后,尼希米就静静地开始巡视耶路撒冷的城墙。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的异象是重建圣殿,可以为亚达薛西王和其后裔求福;但是尼希米是要修建耶路撒冷的城墙,这会不会又引起某些人的猜疑,而上告于王呢?建筑城墙等于加强防御,会不会让王怀疑他要叛变呢?这也是让尼希米当初不敢主动向王提出的一个原因。因此现在要更加小心,不可落人把柄。
耶路撒冷总共有三十四座城塔,八个城门:
1.东城门:狮子门、金门。
2.南城墙:粪厂门、锡安门。
3.西城墙:雅法门。
4.北城门:新门、大马色门、希律门。
尼希米是以逆时针方向巡视整个耶路撒冷,他当夜巡视的「谷门」和「野狗井」,今已不存在。目前唯有「粪厂门」还在,如上说明是属于『南城墙』,邻近还有锡安门,是最靠近哭墙的门,又低又窄。
「谷门」:位于当日耶路撒冷的西北边,今日耶路撒冷城的西南边 ,于西元前第八世纪由乌西雅王所建 (代下 26:9) 。「野狗井」的「野狗」也可以翻译为「龙」,「井」也可以翻译为「眼睛」或「泉源」。 「粪厂门」指「粪堆门」,位于耶路撒冷西南,距离「谷门」四百四十公尺;耶路撒冷城内的垃圾都是经过这个门丢弃在欣嫩子谷,因而得名。 「泉门」:在耶路撒冷东南方。 「王池」就是「西罗亚池」。沿「溪」其字义可以是「山谷」,这里应该是指「汲沦溪谷」。
沿着汲沦谷北行,尼希米在 2:14 提到有一个地方牲口过不去,表示旧城破坏的情况非常严重。考古学证实这里的建筑物以阶梯型建筑,一层一层得直到谷底。因此城墙被毁时,依附的建筑物也相继倒塌,以致于有一大堆乱石。这部分后来尼希米很快就决定放弃,而改沿山脊建造一段新城墙。 (以前是从东面 的山坡低处开始建,因此早期选择下面山坡取水较易,现则有著名的希西家「引水道」( 王下 20:20 ),因此尼希米可以从山脊顶端开始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的东边。
尼希米暗中视察后,就鼓励犹大平民、祭司、贵冑、官长,和其余做工的人一起去建立耶路撒冷的城墙;至于那些敌人的讥讽,己经不能使尼希米惧怕,因为他知道这是出于神,神必带领他们完成这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