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21:33-46 「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34 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 35 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 36 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 37 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38 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 39 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 40 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 41 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著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42 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做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稀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43 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44 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45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 46 他们想要捉拿他,只是怕众人,因为众人以他为先知。

马太福音22:1-14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11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13 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欢喜赴宴得享欢乐与祝福

耶稣用凶恶园户的比喻(太21:33-46)指责当时祭司长、文士等宗教领袖没有忠心于所托付的看顾和教导工作,接着用娶亲筵席(太22:1-14)来比喻他们回绝、不理和抗拒福音,忽视神所预备的尊贵隆重且欢乐祝福的筵席。

在耶稣时代,犹太和罗马上流社会邀人赴宴是件严谨的工作,主人通常先打发仆人递出初步邀请,时候到了再派仆人通知客人赴宴;被邀请且答应要来赴宴的客人若不守约出席,是非常不礼貌,甚至可说是对主人的侮辱,有敌对、宣战的意涵。

比喻中,王儿子的娶亲筵席非比寻常筵席,当然至为尊贵隆重,被邀请的人应该视其为荣耀、也是特权;可惜的是,仆人第一次通知被邀请的客人前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再次通知他们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请他们来赴席,哪知那些人不理就走了,有人去田里,有人去做买卖;甚至有些人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天国是福音,有如一场尊贵隆重且欢乐祝福的飨宴,被邀请赴宴的客人是被神呼召进入天国,享受福音所带来的欢乐与祝福。比喻中的三种人描述当时的犹太人面对福音的态度,一者回绝福音的邀约,二者忙自己的事务,不理福音的邀约,更有甚者抗拒福音,将传福音者杀了。回绝、不理和抗拒是当时犹太人面对神的恩典的态度,也是现今社会许多人面对福音的态度。

面对这些拒绝赴宴客人,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回绝、不理和抗拒福音的结局就是「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3:35-36)。

信主的人是接受邀请且欢喜赴宴,与我们的主同坐席欢乐,得祝福。

父的筵席(约书亚乐团)

我们是神的儿女,不活在恐惧里,

我们不孤单,因为有祢在这里。

真理已战胜谎言,我们已得着自由,

因着信而称义,靠耶稣得生命。

父已预备筵席,等着祂儿女,

父为我们预备筵席,等着祂儿女回到怀里。

我的被造有祢的心意,祢对我的爱永无止尽,

我的被造有祢的心意,祢的爱无止尽。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