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25:1-13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2 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 3 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 4 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 5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 6 半夜有人喊著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7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8 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 9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 10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11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 12 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13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耶稣跟门徒论及祂的再来与世界的末了之后,接着用十个童女的比喻勉励门徒要「儆醒预备」(太25:1-13),用按才干受责任的比喻教导门徒要「忠心尽责」(太25:14-30),用绵羊与山羊的比喻提醒门徒要「爱心服事」(太25:31-46)。
十个童女比喻的背景缘自古代犹太人的婚礼习俗。婚礼当天,新郎由伴郎陪同将新娘从娘家护送到新郎的家,亲朋好友沿途加入行列,走遍全村接受人的祝贺;一行人可能走到天黑夜晚,没火把看不清楚路,需要有童女去迎接新郎,为他点灯引路。童女带领新郎入屋坐席后,就会关上门,开始庆祝的婚筵。
无花果、葡萄和橄榄是以色列人的三大生活必需品,橄榄树的果实可压榨出橄榄油,将橄榄放在臼中捣出来的「清橄榄油」是最好的油,一般当作点灯的燃料。旧约会幕圣所中金灯台的灯要时常点着,使圣所内常有亮光;祭司要轮班将清橄榄油加入灯盏里,使灯火终日不灭(出27:20-21)。
童女拿着灯预备迎接新郎,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聪明的童女预备油,灯持续亮着,新郎来了,同他进去坐席。愚拙的童女没有预备油,灯要灭了,赶去买油回来,结果门已关了。耶稣用「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13)」做了这个比喻的总结。
耶稣在登山宝训教训众人:「你们是世上的光。…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也提到为主作见证的施洗约翰是点着的明灯(约5:35)。
跟随主的人是灯台上点着的明灯,要照亮四周,人们要从我们的好行为认识神,归荣耀给神。我们也许会疲乏困顿(打盹睡着),但要警醒预备足够的油(常被圣灵充满),时常点着灯,好让光照人前(好行为),见证神。
我的灯需要油(第十三届圣诗颂唱会「向高处行」)
我的灯需要油,求主常赐下;使我灯永远发亮光;
我的灯需要油,求主常赐下,使我灯发光到主作王。
唱和撒那,唱和撒那,唱和撒那,贺万王之王!
唱和撒那,唱和撒那,唱和撒那贺我王!
@林大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