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拉法(Jehovah Rapha)

出埃及记15:22-26

22 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 23 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 24 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 25 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 26 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

「拉法」的字意是医治、痊愈,这个字在旧约通常是指医治病人身体上、或灵性上的疾病。神用苦水变甜的神蹟来表明祂是医治的水源,先知以利沙用盐治水,也是用同样的字眼。

耶利哥城的人对以利沙说:「这城的地势美好,我主看见了;只是水恶劣,土产不熟而落。」以利沙说:「你们拿一个新瓶来,装盐给我」;他们就拿来给他。
他出到水源,将盐倒在水中,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治好了这水,从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产。』」于是那水治好了,直到今日,正如以利沙所说的。(列王纪下2:19-22)

「耶和华拉法」:留意听神的话,行祂眼中看为正的事,听诫命,守律例,神保守我们远离疾病,得着医治。

一粒麦子的勇气

马可福音13:7-10

7 你们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要惊慌,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 8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地震、饥荒,这都是灾难[a]的起头。

9 「但你们要谨慎,因为人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诸侯与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 10 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

带着担忧,我们走入2025年,因为我们亲眼看见耶稣的提醒:
「你们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要惊慌。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地震、饥荒。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马可福音13:7-8)

带着使命,我们走入2025年,因为我们明白领受耶稣的托付:
「但你们要谨慎;因为人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诸侯与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马可福音13:9-10)

带着信心,我们走入2025年,学习年少的大卫面对挑战(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的迦特人歌利亚),他宣告:
「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撒母耳记上17:45-47)

与神和好

哥林多后书5:17-19      所以,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18一切都是出于上帝;他借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使命赐给我们。 19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使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信息托付了我们。

一年即将过去,「关系」的变化与抉择左右了我们大半年的生活步调和情绪起伏,不知你我今年过得好吗?跟人的关系好吗?跟神的关系好吗?

中文「关」字的原意与闭门用的横木有关。在古代,「关」指的是门闩或门栓,用来把门固定或关闭;「关」用来指守卫处所,如关口和关隘,用于遏止或管理人员与物资的进出,也引申成为「关闭」的意思。另外,因为门闩可以控制门的开关,「关」也引申为控制、影响等意思,如「关键」。

「系」当名词用,是系物的绳子;若作动词,可表示「关连、牵涉」,亦可作为书面化的连接词,表达「是」的意思,例如「确系」、「实系」。将「关」与「系」结合在一起,形成「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间的联系或相互影响。例如,朋友间的关系、工作上的关系等。

「关系」的英文是「relation」,源自于拉丁文「relatio」,意思是「带回来,恢复」(a bringing back, restoring)。字尾「-lation」被用在多个英文字尾端,如:translation, inflation, calculation…,它表示与前端字根相关的操作或过程,描述了一种状态、动作或过程。

尽力而为,然后休息(Do Your Best, Then Rest)

诗篇 46:10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约翰福音15: 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认定我们应该努力让事业成长,让家庭丰裕,让孩子做正确的事。我们一直有压力必须去解决问题、改善现况,因此努力奋斗,想要做得更好;内心持续争战着「没有休息,没有平安」。

诗篇46:10说:「你们要休息(原文可译为安静、或放轻松),要知道我是神!」另一种翻译是:「停止你的努力,承认我是上帝。」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自我奋斗模式,试图解决一切问题,认为结果的好坏都取决于自己,我们就不会知道祂是神,也无法领受祂的恩惠和良善。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责任让一切事情都顺利完成时,我们会感到非常自由。把神放在第一位,祂就会带给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的努力只会让我们精疲力尽、感到不知所措、彻夜难眠、带来情绪问题。

卸下压力!我们无法让人们做正确的事,让同事喜欢你,让财务状况好转;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做到最好,荣耀上帝,祂会让梦想成真。

我父的家、我父的事

路加福音2:40-52

40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 45 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46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有别于其他三卷福音书,解经家认为路加福音着重于描述耶稣「完全人」(人子耶稣)的身分,2:40-52单独记载了耶稣年少的成长: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2:40)。

按照犹太人的律例,男孩在3岁断奶,穿有䍁子的衣服,母亲开始教导孩子,5岁学习律法撮要和问答,满了12岁,就被称为「律法之子」,开始遵行「律例」。到了第13个生日,就要学习禁食,初次像犹太成人祈祷时一样,佩带经文,到了30岁能进会堂念圣经,正式成为会堂成员。

当耶稣12岁时,跟随父母按着节期规矩上耶路撒冷去。守满了节期,回程中,父母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不着耶稣,于是回耶路撒冷找祂,过了三天,在圣殿里找著正坐在教师中间,边听边问的耶稣。众人希奇祂的聪明和应对,母亲焦急地对祂说:「我儿!…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2:42-48)

耶稣回答说:「为甚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译: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2:49)

长者得见救恩、传承盼望

路加福音2:21-39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22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于主, 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 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路加福音2:21-39记载耶稣出生满了八天后,领受割礼,并起名叫耶稣(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字;马太福音1:21);再按照摩西律法,在母亲马利亚满了洁净的日子(40天;利未记12:2-8),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把祂献与神(凡头生的男子必分别为圣归与神;出埃及记13:2)。

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入圣殿,遇见一个人名叫西面,他为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西面用手接过孩子,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祢的救恩,就是祢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民以色列的荣耀。」(2:29-32)

西面盼望寻见神,在年老的时候,他亲手抱耶稣,亲眼得见救恩;于是,欣然求神释放他安然去世,他知道耶稣为他开启那条路,那条路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我真爱讲这个故事

路加福音 2:15-20
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16 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17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18 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20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神,赞美他。

《我喜欢讲这故事(I Love to Tell the Story)》是一首著名的赞美诗,由英国福音传道者凯瑟琳·汉基(Katherine Hankey)写成的诗,威廉费雪(William G. Fischer)为这首诗配乐。

汉基在非洲传教时生了场重病,在漫长的康复期间,她于1866年写了一篇关于耶稣生平的长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首五十节的诗,题为「想得着的故事(The Story Wanted)」(1866年1月29日),第二部分题为「被传讲的故事(The Story Told)」(1866年11月18日)。

W. H. Doane博士于1867年从第一部分中摘取了某部分诗句,构成流行且熟悉赞美诗的开头,《告诉我古老的故事(Tell Me the Old, Old Story)》(中译为古老福音);来自第二部分的某些诗句则被选入赞美诗《我喜欢讲这故事(I Love to Tell the Story)》。

圣诞夜过后

路加福音1:46-55

46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 47 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48 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 49 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 50 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51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52 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53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54 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55 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

圣诞夜过后,平安夜的音符不断回荡耳际,圣诞树的装饰依然闪烁,树下的礼物拆了封,遗下空壳,一个夜晚的欢庆,你我得着了什么?

也许你觉得松了一口气,几个月的筹备和练习终于圆满呈现!

也许你觉得兴奋,因为你邀请的朋友来参加庆典,街头的路人收下你的传单,社区的邻居聆听你带来的圣诞佳音,你成为传福音的使者!

也许你说我感动莫名,我留下了眼泪,我知道耶稣爱我,祂为我而生!

也许你说我今年享用了圣诞大餐,和朋友欢乐聚会,又抽中大奖,超棒的夜晚!

也许你问自己,每年圣诞节见耶稣,这是第几次了?

也许你想耶稣诞生了,我再等个三十年,祂开始传讲信息,我就跟随祂的话,还不迟?

这一夜我坐在台下

路加福音 2:6-20

 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7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8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著更次看守羊群。 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这一夜我坐在台下,聆听熟悉且欢乐的颂赞歌声,望着台上幕幕穿梭变化的场景,细数近七十年来自己曾参与一次次的圣诞庆典…,我无法确定我是否有缺席过,但我相信在母亲怀中我已经听过圣诞歌声,而我父亲那时应该在圣诞舞台上忙进忙出。

寒风练歌练团练台词、课后爬上爬下建舞台、幕前台风稳健过桥段、幕后手忙脚乱跑龙套…是圣诞节难忘的滋味;马槽边的小羊、野地里的牧羊人、来自东方的博士…,只差马利亚和马槽里的洋娃娃外,好像都曾有自己扮演过的身影。圣诞庆典后的报佳音、享用长辈预备的丰盛宵夜、睡教会聊整夜…是圣诞夜又兴奋又温暖的记忆,那一夜大家谈论耶稣。

牧者寻见牧者

路加福音 2:1-20
8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著更次看守羊群。 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著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 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祂所喜悦的人!」

谁来探访耶稣?路加福音2:1-20记载,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时,约瑟带着接近预产期的马利亚从加利利拿撒勒城去伯利恒,然后孩子在伯利恒出生了。

耶稣出生时,伯利恒野地有牧羊人看见天使显现,报给他们大喜的信息,要他们寻见「婴孩卧在马槽里」为记号;接着,一大队天兵同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有古卷:喜悦归与人)!」他们急忙往伯利恒去,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伯利恒邻近耶路撒冷,当时圣殿献祭所需的牲畜,都饲养在伯利恒附近的野地里。野地里,夜间轮班看守羊群的牧羊人,肩负著照顾、保护羊群的责任,他们寻见「婴孩卧在马槽里」的记号,也听见「荣耀归与神!喜悦归与人!」的赞美。牧羊人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也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就归荣耀与神,赞美祂。(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