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所罗门王以智慧断案

〈列王纪〉上 3:28以色列众人听见王这样判断,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断案。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3:16-28   

根据犹太人的传说,所罗门王豋基时才12岁。因此当大卫对会众诉说为神建殿的心意时,特别提到:“我儿子所罗门是神特选的,还年幼娇嫩(代上29:1)”。所罗门在向神祷告时也提到:“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做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王上3:7)”当然也有人认为是14 岁或20岁。认为所罗门不可能在12岁做王的人,觉得这个年记的孩子怎么会懂律法?但是以后我们还会读到亚哈斯在20岁做王,做了16年;希西家25岁接续他做王,表示亚哈斯在11岁时就生了希西家。所以所罗门有没有可能在12岁做王呢,是有可能的。

所罗门向神祈求为民判断的智慧,因为那是王的责任。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法院,百姓之间如果有了争论,只能先去找地方官,地方官断不了的事再去城门那里求王判断。记不记得押沙龙要拢络人心时,他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问他说:「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申诉。」押沙龙又说:「恨不得我做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以色列人中,凡去见王求判断的,押沙龙都是如此待他们。这样,押沙龙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撒下15:1-6)。押沙龙故意破坏以色列人对大卫王的信任,对百姓说大卫王的坏话,指大卫王不听申诉,又没有秉公判断。所以审判百姓是以色列王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所有最困难、最麻烦的案子都会带到王面前,让王判断。所罗门那么年轻,怎么可能担此重任?他虽然有最忠心的祭司撒都、最勇猛的元帅比拿雅,还有守护他的母亲拔示巴,但是在王的职责上,没人能代替他来执行审判。当那两个妇人被带到年轻的所罗门王面前时,大家都睁大眼睛要看所罗门怎样处理这个棘手的案子。两个母亲和自己的婴儿在一起睡觉,一个压死了自己的孩子,不肯认帐,两个人都要争取那个活的婴儿。

所罗门求智慧

〈列王纪〉上 3:12 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3:1-15          〈历代志〉下 1:1-13

假如神问你:“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你会求什么?假如你今天有了新的工作,你会向神求什么?假如你今天刚结婚,成立了新家庭,你要向神求什么?假如今天是你四十岁的生日,你会向神求什么?在每一个人生阶段,神都愿意我们向祂求,好让我们得着祂的祝福,但是要求什么,才能讨神喜悦呢?

所罗门王登基之后不久,就带着千夫长、百夫长、审判官、首领与族长都到基遍。因为他要在那里献祭。他为何不像大卫一样,在耶路撒冷献祭即可呢?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还挺念旧的,原来他要到会幕的所在地献祭。大卫虽然把约柜从基列耶琳搬到大卫的城里,但是并没有把会幕也搬去,只是造了一个帐幕暂时放约柜。所以摩西做的那个会幕,从示罗被搬到基遍后,就一直在那里没动过。从摩西造会幕到所罗门大约有五百年了,所罗门还会想到在会幕那里献祭,是他对神的一番心意。

丘坛又是什么?英文译为at the high places,就是在高处之意。这种事华人也很清楚,在华山、泰山、山等,反正是大山小丘一定有庙。人有一种想法,神明都是住在高处,所以到越高的地方敬拜,就越显得虔诚,祈求也容易被接纳而得到应验。奇妙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以来,在巴勒斯坦一带地方的人,也以山顶为特别合适敬拜神明的所在,用基督徒的说法,就是拜偶像的地方;通常山顶有形状为平坦的岩石凿成的平台,有献祭用的祭坛或处所。所罗门在登上王位之初就先去会幕那里敬拜神,自然就得到神的祝福。因为神说:“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撒上2:30b)”

所罗门杀约押和示每

〈列王纪〉上 2:35  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做元帅,代替约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亚比亚他。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2:26-46

虽然所罗门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君王,他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太平盛世,但是这个时代以杀戮开始,还是令人感到惋惜,这是个什么样的预兆?在大卫的遗命中,亚多尼雅和亚比亚他并不在其中,但是因为亚多尼雅的执迷不悟,以致于使所罗门心生杀机。哥哥比他年记大,排长幼秩序也是亚多尼雅的王位。现在他做王了,亚多尼雅输了,假如亚多尼雅还在,所罗门能够安心地做王吗?亚比亚他曾经选择亚多尼雅为王,他能够忠心地尊所罗门为王吗?不要以为王位很好坐,坐上去了才晓得它是滚烫,让人坐立不安的一个位置。所以扫罗才要不停地追杀大卫,因为他不安,不安到一个地步,宁可丢下国事去追杀大卫。所以扫罗做王时,对以色列的建设实在屈指难数。

所罗门的不安和扫罗的不安基本上是一样的,害怕有人争夺王位。不同的是,所罗门可以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但是大卫有神的同在,神不让扫罗追到大卫,扫罗就永远追不到。所罗门没有办法再信任亚比亚他,也只能让他走。神当年对祭司以利说:“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撒上2:35-36)”神的预言应验了,以利的子孙亚比亚他不能再做祭司。由撒都代替了他的职位。

撒都是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非尼哈的后裔。在〈民数记〉25章11-13节里,神说:“(非尼哈)以我的忌邪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们(以色列人)除灭。因此,你(摩西)要说:我(神)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这约要给他和他的后裔,作为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 ”亚比亚他是亚伦另一个儿子以他玛的后裔,也是以利的后裔,因为以利尊重他的儿子过于尊重神,所以神夺去了他的后裔做祭司的福份,祭司的职份到亚比亚他为止。神的话就这样应验了。

亚多尼雅被杀

〈列王纪〉上 2:12 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2:1-15

有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觉得把它改成“其言也真”更合适。从大卫对所罗门的交代里,我们发现他的心里对某些事难以忘怀,而且他要所罗门为他执行。大卫要所罗门做的事不算善,也不是不善,只是要两条人命,因为那些人曾经做过一些不该做的事,他们必须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当然,你可能会说,主耶稣不是教我们要饶恕,申冤在祂,祂必负责吗?为何大卫不能饶恕这些得罪过他的人呢?

大卫没有在他们犯罪时就惩罚他们,并不表示他们可以逃过罪的审判。我觉得这和神的审判有点类似,神没有在我们犯罪时就一棒打下来,敲碎我们的脑袋,祂给我们时间去悔改。我们若固执不肯悔改,有一天罪会追上我们,不仅要尝到犯罪的苦果,更要面对神的审判。所以还在罪中洋洋得意的人要很小心,因为犯罪的后果和审判都不是容易受的。所以,我们要明白,审判不是不到,只是时机未到;一旦时机到了,审判也随之来到。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人有逃过罪责的可能,我们应当存对神的敬畏,时时保守自己的心怀意念。

有哪几件事让大卫耿耿于怀呢?第一,是约押在太平时期杀了两个元帅的事情。一是押尼珥,二是亚玛撒。这两个人都是扫罗家那边的勇士,接受了大卫的任命后,就被约押杀了。在战争时杀人是不得已的,但是在太平时期杀人,便是谋杀。大卫没有在他的任上解决此事,因为他和约押的关系太亲密了。从大卫逃亡开始,他就紧紧跟随大卫,不计生死地帮助大卫。要大卫亲手处决约押,对大卫来讲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约押对大卫实在是非常地死忠。因此即使他犯下这两件谋杀大罪,大卫也只能口头咒诅,不敢有实际的惩罚。但是大卫知道约押必须为他的罪行负责,免得他的罪行变成大卫的罪行。因为大卫是约押的领袖,部下有罪不罚,罪当然就由领袖承担。就好像一艘船或飞机出事,不管是谁的错,船长或机长都必须出面负责。因此,约押不能不死。他偏偏又在亚多尼雅一事上站错边,又多了一条罪名。

所罗门作王

〈列王纪〉上 1:52 所罗门说:「他若做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1:28-53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宫庭斗争,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前途在拚命。因为都知道,假如自己做不了王,性命堪虞,这就是宫庭斗争的可怕。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大卫王虽然年记老迈,却依然思想清楚,没有老年痴呆的症状。他立刻向拔示巴保证,他应许过所罗门要做王一事,依然有效,而且必然成为真实:“我今日就必照这话而行”。大卫也立刻明白两边的情况,因此召来亚多尼雅没有邀请的几个人:祭司撒都、先知拿单和比拿雅,要让他们几位带领所罗门,骑上大卫的骡子到基训泉,膏他做以色列的王。

可能因为不在战争时期,所以大卫出入不用马而用骡子。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育的能力。牠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mule”;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hinny”。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又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摘自中文百科)。大卫的骡子是马骡Mule,马骡耐性好,又聪明善体人意,需要的饲料也比马少,是平常可以代步的好牲畜。约瑟当年戴上法老的戒指,坐着法老的副车出门,象征他是法老的代表;所罗门骑上了大卫王的骡子,众人一看就明白,他就是继承王位的人。

在古代,基训泉和隐罗结水泉是大卫城两个主要的水泉,两泉之间只相距约七百米。据说当年大卫攻下耶布斯城(后来的耶路撒冷),就是约押从基训泉的隧道进去,里外夹攻,才克敌制胜。既然亚多尼雅去了隐罗结的水泉,所以大卫就让所罗门去了基训的水泉,在那里让祭司撒都和先知拿单膏他做以色列的王,然后叫人吹角,并且呼喊:“愿所罗门王万岁!”大卫的计划十分完善,虽然是小小的仪式,却发挥了大大的作用。众民的欢呼声冲破云霄,直达到亚多尼雅的耳中。

亚多尼雅想做王

〈列王纪〉上 1:18 现在亚多尼雅做王了,我主我王却不知道。

阅读经文:〈列王纪 〉上 1:1-27

当大卫年老时,就像所有的人年老一样,因为血液循环不好,越来越怕冷,盖了极多的被子还是不够暖。他的仆从们就想到要找人用体温去为他取暖。我们看电视或电影时,偶而也会有类似的情节,当一个人在水里浸得太久,或在雪里被埋了,救他的人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往往就把衣服脱了,跟昏迷的人抱在一起,用自己的体温去使那昏迷的人得到温暖,而能存活下来。大卫不需要这样的急救,只是因为常常觉得很冷,所以仆从们就想到一个这样的方法。可能因为大卫的妻妾都年记大了,无法给大卫足够的温暖,所以他们要特意去找一个处女和大卫睡觉。但是我们看到大卫王和以前不一样了,一来可能是因为年记大了,二来也有可能经过拔示巴一事之后,被神惩罚,因此在这方面十分警戒小心,以致不愿意再亲近亚比煞。

亚比煞虽然只是个伺候王的童女,但是因为一直在大卫身边,所以宫庭里的机密,她知道的还不少。例如拔示巴去找大卫为所罗门说项的事。大卫年记大了,宫庭里的有心之人都开始为自己筹谋,免得大卫一驾崩,他们就没有靠山。这就是倚靠人的实情,尤其在权力斗争时,要选择站哪一边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好像现在很多搞政治的人,他们选择去拥护同性恋、赞成堕胎、大麻合法化,等等不合神心意的事,因为他们以为选票是在人的手中,所以他们要去讨好那些赞成做那些事的人。他们选择离弃神,去投靠人。

我们也看到继押沙龙之后,大卫的四子亚多尼雅,也开始展露野心。他说:“我必做王”。亚多尼雅前面的三个哥哥都消失了,在他的心中,他应该就是继承王位的人。可是从各样的蛛丝马迹来看,似乎所罗门的呼声比他更高,于是他决定趁著大卫不知道时,放手一搏,来个霸王硬上弓,造成时势,使大卫不得不承认他的王权,也不能立所罗门为王。大卫平时虽然知道亚多尼雅喜欢为自己造势,自尊自大,可是大卫从来不过问,也不阻止他。大卫的放纵可能使亚多尼雅误以为大卫默认了他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