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诗篇一百卅篇

上行之诗。

1 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祢求告。
2 主啊,求祢听我的声音!愿祢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
3 主耶和华啊,祢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
4 但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
5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话。
6 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7 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祂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
8 祂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

诗人从深处向神求告,深处是指什么或是哪里?你可曾在深处向神求告过?深处让我想到旧约里的先知约拿在鱼腹中的处境,当约拿被鱼吞进肚子时,他的处境十分危险。人的胃里有胃酸,胃酸是一种强酸,通常情况下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因为胃内的表面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一种黏液,使其成为弱酸性;但若是分泌过多就会将粘膜或肌肉“烧破”,以致伤到胃壁、十二指肠,等等。约拿若是到了大鱼的胃里,鱼的胃酸足以把他腐蚀致死,实在惊险万分。

诗篇一百廿九篇

上行之诗。

1 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2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
3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沟甚长。」
4 耶和华是公义的,祂砍断了恶人的绳索。
5 愿恨恶锡安的都蒙羞退后!
6 愿他们像房顶上的草,未长成而枯干,
7 收割的不够一把,捆禾的也不满怀,
8 过路的也不说:「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于你们,我们奉耶和华的名给你们祝福!」

读了几首上行之诗很有感慨,感受到以色列人去敬拜神的时候,一路仰望着远高处的耶路撒冷,一面思想神的恩典和神的关系。不像我们现在去教会,大多是忙着找停车的位置,忙着和人打招呼,一心都是忙,思想的都不是和神有关的事情。

当以色列人朝拜神时,前尘往事都上心头,一件件在心里涌现,所有的压力和苦情,和天父每一次的拯救,交织成了他们的生命。从历史来看,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后就不断面临争战,撒旦借着无数敌人想要消灭神的选民。

当他们倚靠神时,神就成为他们的力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当他们转去拜偶像,情假意地敬拜神时,就失去力量,被敌所制。他们屡次转回,神就拯救他们,因此他们才能说:「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但是留在他们背上有如犁沟的伤痕,却是他们远离神被敌人苦待的见证。

诗篇一百廿八篇

上行之诗。

1 凡敬畏耶和华、遵行祂道的人便为有福!
2 你要吃劳碌得来的,你要享福,事情顺利。
3 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
4 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
5 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6 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2020年的春节快到了,巿面上的〈福〉也大行其道。人人都渴望有福,拜佛的人争着去庙里拿头香,甚至还有人去,帮忙占位卖黄牛票,因为他们相信这头香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和平安,这好运主要是指财运。

世人渴求福气,圣经也讲福气。但是真正的福气是什么?人所追求的福气和神所说的福气是否一样?在中国古书上记载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指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遇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虑和烦恼,安详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诗篇一百廿七篇

所罗门上行之诗。

1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2 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
3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
4 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5 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

记得有人在作见证时,提及在家里做谢饭祷告时,尚未信主的父亲非常生气,为什么他辛苦赚钱养家,孩子有饭吃却在感谢耶稣?也有朋友说,他们一生勤奋,所得财富都是自己一汗一血换来的,为什么要感谢那看也看不见的神?

去年我们家附近兴盖一间老人院,眼看就要建成,突然在一夜之间被烧得精光。温哥华六层楼以下的建筑多是木头,所以一起火便烧得很快。我们看电影时,也经常看到放哨的人被杀掉,因为敌人来得不知不觉。

有很多行业的人在开张或开始时,都要拜拜,他们相信他们的工作和平安都需要鬼神的保护,尤其是电影界的,他们希望不要受到鬼神的打扰,希望一切顺利。假如不信神的人都相信灵界有力量影响他们要做的事情,那么相信有真神的人,岂不更应明白神在我们的工作上之主权和重要性?

诗篇一百廿六篇

上行之诗。

1 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
2 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
3 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
4 耶和华啊,求祢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
5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6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在南国犹大被巴比伦灭掉以先,先知耶利米曾预言,七十年后,神要让那些被掳的人归回。七十年,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时间,犹大人被掳到远离家乡的巴比伦,在那里重新立下根基,重建家业。有点像现代人移民到不同的国家。经过七十年,都变成华侨或犹侨了。生活一旦稳定,还想回去那千疮百孔的老家吗?感觉上,那是属于祖辈的地方,再也不是自己的地方了。

但是当圣灵感动人的时候,当神要动工时,祂就会唤醒那些人心灵里最深的渴望:回家,归家,回到那块神为我们定意之地,重建灵魂的故乡。就这样,大约有五万人跟着所罗巴伯等人回到了迦南地。

那时没有飞机,也没有火车或汽车,那些人都是步行或骑牲畜。回想被锁链铐住带到巴比伦时,再想想可以自由身,又带着财产回到故乡,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仿佛做了一个好长的梦,梦醒人都老了。

诗篇一百廿五篇

上行之诗。

1 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
2 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祂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
3 恶人的杖不常落在义人的份上,免得义人伸手作恶。
4 耶和华啊,求祢善待那些为善和心里正直的人。
5 至于那偏行弯曲道路的人,耶和华必使他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受刑。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锡安山是耶路撒冷老城南部一座山的名称。这个词在《圣经》中首先用于形容大卫城( 《代下》5:2 ; 《代下》11:5; 《撒下》5:7; 《王上》8:1 ),后来用于圣殿山,现在被用作古代耶路撒冷西山的名字。当诗人举头观看,回想大卫王怎样战胜耶布斯人,神怎样保守这块地,不生免生出许多赞叹。锡安代表神的居所,就是神与祂子民相会的地方。耶路撒冷常与锡安合用,代表弥赛亚要在那里作王掌权,凡被赎的子民都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祂的百姓”,耶路撒冷的地势:耶路撒冷位于以色列中央山脉最高处的平台上,海拔约750公尺。东有汲沦溪,西边和南边是欣嫩溪,三面溪底和城的高差在40至80公尺之间。城区包括五座山头,东南有俄斐勒山,东有摩利亚山,东北有贝西大山,西北有亚克拉山,西南有锡安山。城的东边有橄榄山,群山环绕成为屏障,外敌接近不易,但交通十分便利,是天然的统治中心。诗人用群山围绕耶路撒冷来形容神对我们的爱,也是指出我们若肯倚靠神,就可以蒙保守;反之,我们若不倚靠神,要凭自己的血气去抵抗,那么一定会失败。没有了群山环绕的耶路撒冷,就有如其他平地的城镇一样容易攻取,防不胜防。

诗篇一百廿四篇

大卫上行之诗。

1 以色列人要说:「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
2 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当人起来攻击我们,
3 向我们发怒的时候,就把我们活活地吞了。
4 那时波涛必漫过我们,河水必淹没我们,
5 狂傲的水必淹没我们。」
6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祂没有把我们当野食交给他们吞吃。
7 我们好像雀鸟从捕鸟人的网罗里逃脱,网罗破裂,我们逃脱了。
8 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

大卫在这诗篇里用三个比喻来形容他的敌人,一被当成野食吞吃,二犹如狂傲的水、波涛、河水,三是捕鸟人及其网罗。前面两种是看得见,迎面而来,却很难逃脱的危险,第三种是看不见的陷阱。在罗马皇帝逼迫基督徒时,他采用了猛兽来吞食基督徒。把他们绑在兽皮里,然后放到竞技场,任饥饿的狮子撕咬。有时是让基督徒跟饿了好几天的猛兽厮打,可想而知,结果十分褄惨。被当作野食,何等可怜。

第二种灾难像大洪水般地来临,这种灾难就好比社会上的潮流。一波波地在向信徒挑战圣经的可靠性,神的话语之权威,以及社会道德的低落,等等。当我们看到变性的男人可以进去女性使用的厕所和浴室及更衣室时,有女儿的父亲岂能不站出来抗议吗?同性婚姻的议题,大麻合法化,还有更多涉及道德底线的挑战,让人看到撒旦的手遍及这个社会,而每进一步,就听到撒旦的狂笑声。但是神依然掌权。

诗篇一百廿三篇

上行之诗。

1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祢举目!
2 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
3 耶和华啊,求祢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
4 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

眼睛,是人的灵魂之窗。往往,人的眼睛注目的,就是他心里所在意的人或事物。不仅是自己喜欢的,就是不喜欢的,也会常常去看,为了抓住别人的把柄或弱点,以便攻击。眼睛所看的,会流露出人真正的心意。有个年轻男子在和一个年轻的女性交往时,仍然频频去看其他女子,想当然耳,那段感情就无法继续了。因为他的眼睛动态,表明了他的不专情。因此结婚后的人应该更加小心自己的眼睛往哪里看,因为你若不把心放在配偶身上,你的婚姻一定不快乐,容易失败。你的心就是你的眼睛。

古时的中东,一般家庭里都会有仆人或使女,他们的主人和主母不会一天到晚开口叫仆人或使女做事情,而是用手表达。尤其是在客人面前,开口叫仆人做事,等于表示自己对下人的训练不周全。主人示意时,往往是用某种姿势传达,挥挥手、动动手指头,所以仆人必须十分留意主人或主母的手,才能按著主人和主母的心意去完成任务。这种训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和配合,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清楚主人或主母的意愿。

诗篇一百廿二篇

大卫上行之诗。

1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2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祢的门内。
3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
4 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按以色列的常例称赞耶和华的名。
5 因为在那里设立审判的宝座,就是大卫家的宝座。
6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7 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
8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
9 因耶和华我们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

耶路撒冷,在全世界里具有不可磨灭的位置。很多人去那里旅游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想要去经历旧约和新约圣经里的情景。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许多人不相信有神,但是有更多人相信圣经的史实。不然他们去做什么呢?特别是以色列人,有些人很穷,但是总要想尽办法,一生里怎样也要去一次。去过的人总会把那旅程当成一生最大的炫耀。是的,人的心相信有神,不管他们的生活或外表不断地拒绝神,但是他们的行动却泄露出心里的秘密。

上行之诗从诗篇120篇开始,有人认为120篇是一首悔改诗,因为认识到世界的虚谎和充满敌意,因而向世界说“不”,掉转自己的脚步,归向神的一个开始。121篇则是开始靠交托的诗篇,证明在对神的信心里,能胜过试炼和苦难;经过许多辛苦,终于到了耶路撒冷,这就是122篇的心境。

诗篇一百廿一篇

上行之诗。

1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2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3 祂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
4 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
5 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
6 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
7 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祂要保护你的性命。
8 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喜欢的诗,有人谱曲,作成诗歌,连小朋友都朗朗上口。这首诗篇也很容易背诵,每一句经文都是无比的祝福。当诗人带着满心的仰慕朝着耶路撒冷的圣殿,一步比一步高地往上走时,他无可避免地看到围绕着耶路撒冷的群山。当他看到四周围着耶路撒冷的众山时,他发出了一个问题:“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在所罗门做王的后期,纳了许多外邦的妃嫔,她们带来各自在家乡里祭拜的偶像。为了讨取她们的欢心,所罗门王也随着她们去拜偶像。从那时开始,百姓就在高处和各山岗上做祭拜偶像的丘坛。在华人住的地方,在各大山小丘上也是处处有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