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和多言

传道书 5:7  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神。

阅读经文:传道书 5:3-7

3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4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悦愚昧人。所以你许的愿应当偿还,5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6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7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神。

睡觉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有好的睡眠,使人在白天有精神;反之,若睡得不安稳,起床后精神萎靡,一天都不开心。失眠是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有睡不好的问题。这里所罗门王提到睡眠不安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工作过度,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并且,人的话多了,其中就会产生许多胡言乱语。第3节是个引言,引到第7节:“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

谦卑在神面前

传道书 5:1   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阅读经文:传道书 5:1-2

1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2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在所罗门王的时代,圣殿是非常神圣的地方,只有祭司才能进去。老百姓只能到圣殿的院子里去献祭和参与敬拜。祭司要进圣殿服事之前,一要用献祭洁净自己,二要用水洗濯洁净自己,鞋子要留在殿外,和今日回教徒敬拜一样。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是大儿子以实玛利,二是应许之子以撒。以撒也有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雅各就是后来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父亲,他们后来成为敬拜耶和华的族裔。以实玛利和以扫的后代,他们也曾经跟着亚伯拉罕和以撒学习敬拜,后来在传承中变成伊斯兰教,也就是回教,因此有许多崇拜的仪式和犹太教非常相似,例如进殿敬拜时脱鞋,还有类似割礼的习俗。

缺乏安全感导至失败

传道书4:13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阅读经文:传道书 4:13-16

13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14这人是从监牢中出来做王,在他国中,生来原是贫穷的。15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年人。16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虽然在这段经文里,所罗门王没有指出谁是那个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谁是那个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但是根据圣经的记载,所罗门王对于耶罗波安将要拿走以色列十个支派的预言是十分清楚的(王上11:29-40)。他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在年记大时,会自嘲记忆力不行了,变成老顽固了?

在世人眼中,出身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贫穷又曾被下在监牢中,简直就是没有前途了。但是神让所罗门王看到,被欺压的人不一定就没希望了,因为耶和华神是保护和扶持弱势者的神。在〈箴言〉廿三章11节说:“不可侵入孤儿的田地,因他们救赎主大有能力”,耶和华神是看顾被欺压者的神。所以祂能赐给所罗门有大智慧,祂也可以赐给贫穷的少年人有智慧。所以玛利亚赞美神:“祂怜悯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祂赶散了。 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0-52)。神怜悯敬畏祂的人。

三股合成的绳子

传道书4:12  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阅读经文:传道书 4:7-12

7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8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9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10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11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12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所罗门王先是担心自己的财产,一切劳碌所得,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后人,因而日日忧虑,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传2:18-23)。现在,他为了那些孤单的人,忙忙碌碌,不以钱财为足而感叹。所以有钱并不能使人满足,不管你是否孤单。像所罗门王有妃七百,嫔三百,应该也儿女成群,不孤单了,但是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使他安心。你的钱财让你安心吗?你一生劳碌有目标吗?我想,这是所罗门王要引导人去思考的主题。

劳碌捕风

传道书4:6   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

阅读经文:传道书 4:1-6

1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2因此,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3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4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5愚昧人抱着手,吃自己的肉。6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

在日光之下,在你的生活里,你有没有看到一些事让你充满感叹且无奈?在这里有几件事让年老的所罗门王觉得社会并不是那么好混的。一是“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台湾一直在讨论劳工休假的问题,有人举证有的地方工时太长,有的人连续工作十几天也没有休假。不仅开旅游车的司机因超时工作而出意外,医护人员也频频警告,过长的工时会引起医护人员的过度疲劳。有的外科医生连续做手术卅几个小时,有的实习医生连续几天没有时间睡觉,有的护理人员因为人员短缺,不断地被强迫加班。这种制度上的不建全造成的欺压,真的没有人能够安慰他们。

生命的气息

传道书3: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阅读经文:传道书 3:18-22

18我心里说:「这乃为世人的缘故,是神要试验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19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20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21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22故此,我见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份。他身后的事,谁能使他回来得见呢?

对于人类,所罗门王有一种见解:神使人觉得和兽一样,是出于神的试验。假如主张进化论的人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会不会觉得原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确,当我们和动物相比时,有时会觉得牠们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最常见的就是猿和猴子,因为牠们善于模仿,又可以教牠们一些东西,所以很多假设就放在牠们身上。

进化论告诉人说,最高级的人是从一种低等的人进化来的;这种低等的人是从一种动物——如猿人——进化来的;猿人又是从猿猴进化来的;猿猴又是从比它低等的 动物——如青蛙——进化来的;青蛙又是从比牠更低等的生物鱼进化来的;而这种低等生物或有机物又是从某种结晶体出来的。总之,他们认为有生命的,是从没有生命的,自然产生。生命的源头照达尔文的假设,是“电和蛋白质”组成的。(采自张郁岚《认识真理》)

审判之处的公义

传道书 3:16   我又见日光之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

阅读经文:传道书 3:16-17

16我又见日光之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17我心里说:「神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在那里,各样事务、一切工作都有定时。」

看过一部大陆拍的电视剧《十三格格》,再对照一下今天的经文,不禁想起剧中慈禧的弟弟利用办邮局一事,强歛民财,害得主办邮局的自家小舅子被流放;还有李莲英偷偷摸摸地收贿帮犯人,等等。这些干坏事的都是在高位的大官总管,点出老百姓的无奈,因为压榨百姓自古都是从上而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老百姓有苦无处诉,才会把希望寄托在“青天大老爷”身上。《十三格格》剧情的成功,在于她很有智慧地打击黑势力,为民请命,自己又十分廉洁公正,和包青天一样,给百姓带来了希望。

在台湾也有“恐龙检察官”,对涉案的人索贿,并要求喝花酒。这样办案当然不会公正,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放纵罪犯。所以“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审判之处和公义之处都是同义,古时候的以色列是由君王或有名望的人坐在城门口,受理百姓的案件,调节百姓之间的纠纷,若是审判者贪污,那百姓就会被欺压得更厉害,苦不堪言。华人对这段经文的感受不会陌生。

记念主

传道书 3:14   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阅读经文:传道书 3:12-15

12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13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14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15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

在这段经文里,中文译了两个“我知道”,英文译本里有他做了两个结论的意思。第一个结论,是人生莫强如吃喝快乐,也在自己的份内行善。这是一般社会大众的想法,有许多基督徒也不例外,他们也觉这是神的恩赐。若是这样的话,有一些人因着服事神而过著简朴的生活,甚至去宣教而被土人吃掉,是否意味着他们没有得到神的恩赐呢?

人生若是莫强如吃喝玩乐,那么耶稣也就白白受苦,白白牺牲了。主耶稣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受刑罚使我们得平安,受鞭伤使我们得医治,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在今生吃喝玩乐,将来进入永生?受难节(Lent)时,有的朋友会自愿在这段期间内放弃一些平时喜欢的享受,例如游戏,或不去餐馆,或放弃自己喜欢的面食,等等,为了表明与主一起同受苦的心志。

永生的追求

传道书 3:9  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

阅读经文:传道书 3:9-11

9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10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11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假如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那么我们的劳碌有何益处?不是到时候就生或死,神要拆毁或建造,要杀戮或医治,等等,与我何干?我们只要顺时而做,其他的也不用操心了,不是吗?我们努力了也会失落,也要寻找;也会撕裂,也要缝补,到头来,有何不同?

所罗门王此时才点出了他真正想说的,是的,人生可能像我们所经历的,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却又无法跳出这个循环,有时令人感到十分沮丧。但是人依然不停地去寻找,在追求,为什么呢?我们明明感到绝望,却又不能停止地前走,用各种方法,找许多借口,就是为了要活下去。有的人找不到借口,就自杀了。他说,因为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生命的规律

传道书 3:2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阅读经文:传道书 3:2-8

2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3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4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5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6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7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8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有时候我们瞄一瞄这段经文就觉得已经知道全部了,今天我们稍微用心地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收获。“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这是神的作为。神怎样在人的生命和生活中彰显祂的权柄?昨天我们读了柯文哲医师的感叹:医师只是生命花园的园丁,园丁不能改变春夏秋冬;同样的,医师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因为生命的权柄在神的手中。所以主耶稣提醒我们,我们不可能用思虑使寿命加添或减少(太6:27)。但是我们可以借着野地的花和天空中的小鸟来明白神对我们的眷顾,我们不要担心生死,要把自己交托给全能的神,相信祂对我们的生命有最好的安排。

在中东有一种植物叫茴香。这种植物在种植之前要先把地面弄平,防止积水,也要定期灌溉,保持地表的滋润。茴香开花之后,要让土地干燥,直到种子成熟为止。若是继续加水,茴香会继续成长,但不会结种子了。种子一旦成熟,就要把它从土中连根拔起。茴香如此,其他的农作物也各有特性,若是违反其特性,很可能无法收成。“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这也像父母养育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有保护和放手的需要,若是一直保护,不断地加水,孩子就没办法成熟了。有时候得忍心地把他们连根拔起,也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做事去面对一些情况。这时反而是另一个收获的阶段,因为孩子一步步迈向独立,这是父母教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