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约伯的安慰者

〈约伯记〉34:3   因为耳朵试验话语,好像上膛尝食物。

阅读经文:〈约伯记〉34章

在〈约伯记〉里,人称约伯的三位朋友和以利户为“约伯的安慰者”,这是一个讽刺性的称谓,并不是说他们真的能安慰约伯,而是说他们虽然想安慰约伯,却反而带给约伯更多大的痛苦。以利户虽然在言语上加了一点蜜糖,要使其言语看来不急燥而亲切,但是往往一下子就露出他欲加罪于约伯的心态。他说:“耳朵试验话语,好像上膛尝食物。我们当选择何为是,彼此知道何为善”,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下一句立刻就攻击约伯:“喝讥诮如同喝水,他与作孽的结伴,和恶人同行”。仅仅引用约伯的一句话,就把约伯定罪,与恶人同行。

这种“断章取义式”的定罪法,在耶稣和司提反被定罪的例子上也可以找到。我们在和别人辩论时,也很容易就会用这种方法打击对手。是是,约伯岂真是说,“人以神为乐总是无益?”倘若约伯真觉得人以神为乐总是无益,那么他又何必一直回头找神,向神祈求?约伯记得神使他平顺的那些日子,他只是不明白为何灾难忽然临到,压得他无法喘过气来,他希望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实在是人之常情,当人落在苦难中时,有谁能不问:为什么?

以利户认为 “神断不至行恶,全能者断不至作孽,但是祂会按着人所做,公平地报应各人。”在这里以利户想为人的灾难,替神开后门。神给人的灾难不是作恶也不是作孽,而是公平的报应。他和约伯其他三个朋友一样,为了神不断地辩护,但是神需要律师吗?当约伯说出他的感受时,他要求的是什么呢?约伯从来没有说神行恶或作孽,约伯只是希望神让他明白,他错在哪里?神从来不需要人为祂辩护。在〈申命记〉32章,神说:“你们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申32:39)”

以利户自言是约伯的中保

〈约伯记〉33:6   我在神面前与你一样,也是用土造成。

阅读经文:〈约伯记〉33章

这整篇文章行云流水,其实有点像诗歌。以利户一开始用很正直的口吻和约伯说话,自认与约伯平等,都是神用土造成的人。但是在第六节里,英文里有一句Truly I am as your spokesman before God,意思指他愿意做约伯的中保,在神面前为他辩护。因此他强调,他必不用威严惊吓约伯,也不用势力压约伯。他先表达对约伯的善意,表明他与前三位老者不一样。

但是很快地,他就像约伯其他的朋友一样,指责约伯的话说得不对,因为神比世人更大,所以人不应该与神争论。但是在我的经验里,我觉得你若相信有神的存在,难免要和祂辩一辩,因为人的心太浅,人的眼看得太近。我们需要毫无畏惧,才能真的来到神面前倾心吐意。因为“爱里没有惧怕”,正因为我们对神的爱有把握,我们才敢像孩子来到父母面前一样,又倾诉又争论。倘若你不相信有神,你就不会花力气去跟神争辩了。唯有当你心里有神的存在时,你才会找祂争论。因为你希望能够明白一些事情。我们跟神争论时,其实并不是要赢,而只是想让自己和神之间毫无阻碍,不希望有误会,不希望有怀疑。所以要和神把话说个清楚。朋友之间,有时不也如此吗?你希望的不是输赢,只希望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所以约伯才敢据理力争,因为他相信神的爱。当我们读〈诗篇〉时,也会发现大卫在神面前毫无保留,什么心思意念,好的坏的,生气或失望,感谢或悲哀,他什么都讲,因为他相信神的爱,他不愿意对神有任何隐瞒。不管是对或错,都是最真实的情感。我相信那就是神所求于我们的,不要隐瞒,因为没有用,神一切都明白,什么都知道。你向祂隐瞒做什么呢?难道你不说,祂就不知道吗?我相信,神希望我们知道祂对我们的爱毫无保留;也希望我们对祂的爱,毫无保留。

以利户陈述己意

〈约伯记〉32:8   但在人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

阅读经文:〈约伯记〉32章

约伯的三个老朋友听完约伯的慷慨陈词后都安静下来,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既然约伯觉得他什么错都没有,样样事都做得十分完全,这样自大的人,何必再回答他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好话坏话都说尽,人家都不听劝,那也只好由着他,不然又能怎样?年记大一点的人就有这份成熟,不再去自找麻烦。但是有一个比较年轻的人以利户就不这样想了,既然你们都想不出话来答约伯,那么就让我来吧。不管以利户说得对不对,神后来向约伯显现时,没有责备以利户,也没有对以利户说什么。所以让我们来看看以利户的话有几分真实合理。

布西(有译:布斯)是亚伯拉罕的侄儿,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的儿子(创22:20-21)。一开始他显然很有礼貌,尊敬老年人,所以退让一边不语。但是越听越生气,终于说出来:“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上一句当然很有道理:“在人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全能者的气,指的是神吹进亚当鼻子里的那口气(创2:7),也是神放在人里头的灵。神在大洪水之前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创6:3)”所以当神的灵留在人里面时才称之为活人。动物也是活的,但是牠们里面没有神的灵,神给牠们也有悟性和本能,但是没有神赐的灵和聪明。

自言虽遭困苦守道不偏

〈约伯记〉31:35   唯愿有一位肯听我!看哪,在这里有我所画的押,愿全能者回答我!。

阅读经文:〈约伯记〉31章

这是约伯最后为自己辩解的最后一段,为了表明他所言一切属实,他甚至当场画押。当台湾的选举越来越白热化时,因为有位副总统候选人炒军宅的问题,让该党的立委也被冲击,甚至有人用自己的姓名下了重咒:“若XXX有买任何一户军宅,全家死光”,以示清白。很多人为了要让人相信自己说的是实话,便不惜立下重誓。约伯画押也有类似的意思。古时候审判犯人,问明罪状,就叫犯人画押。现在约伯也自行画押,表示所言一切属实。他之所以要画押,可能是要对朋友们表明心意,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列指约伯的罪状,令约伯十分愤怒。

约伯的自省从自己的眼目和心开始。使徒约翰说:“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2:16)”雅各也说,“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16)”可见约伯非常清楚罪的来源和形成之道,因此他一开始就讲到他与眼睛立约。其实在现今的社会上,很多人跌倒就是从眼目开始,以前是看黄色书刊,现在一上电脑,时时有裸露的美女或帅哥相片就跳入眼中,若不立刻设置让那些都消失不再出现,难免有时会感到好奇,而走错第一步。但是约伯禁止他的眼目,不随便去看别的女人,所以也不起淫念。

很多人心中起淫念,往往是因为看了一些色情有关的节目或杂志,以致想入非非。心里不干净,自然追求邪僻,以致害己害人。这里我们看到约伯也起了一个咒:“我若受迷惑,向妇人起淫念,在邻舍的门外蹲伏,就愿我的妻子给别人推磨,别人也与她同室”。约伯强调自己不与虚谎同行,也不追随诡诈。他的脚步若偏离正路,他的心若随着我的眼目,若有玷污沾在他手上,就愿他所种的有别人吃,他田所产的被拔出来。所以起咒也是一个世人为了证明自己而有的模式。因为约伯还是相信,至高的神依然在察看他所行的道路,数点他的脚步。

悲伤的绝境

〈约伯记〉30:16 现在我心极其悲伤,困苦的日子将我抓住。

阅读经文:〈约伯记〉30章

人生的境遇何等难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和约伯一样的感叹,有的人觉得今不如昔,有的人想念往日的风光,有的人埋怨上帝不听祷告。神把约伯的例子放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发现我们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让我们对上帝的信心摇摆不定,但是上帝始终坚定不移地看守着我们,看守着约伯,不让撒旦得寸进尺。当我们感觉最糟的时候,也就是撒旦技穷之时,牠就快失败了。

主耶稣说过:“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唯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太10:28)”撒旦在约伯身上所施的技俩有哪几种呢?一是拿走约伯的儿女,二是取走约伯的财产,三是恶待约伯的身体,四是让环境来逼迫约伯。每一种技俩都是针对人的弱点,每一种技俩都会让人抓狂,要把人逼到绝境。张文亮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如果你在一幢房子,却找不到走出去的路,怎么办?」我问学生。学生答:「我把大门撞开。」,「我会从窗户跳出去。」,「我将墙挖洞。」,「总该有个屋顶吧?」,「冷静地想一想,怎么进来,就能怎么出去。」,「打电话出去,请锁匠来协助。」我微笑的摇摇头,学生问道:「那么老师呢?」我说:「我祈求上帝,给我光。」

绝境的意思就是人找不到出路,没有解决的方法,无法可想了,那叫绝境。人一旦陷入绝境,又看不到上帝的援手时,就会发出像约伯一样痛苦而悲伤的言语。约伯讲到社会上一些最贫穷的愚妄人,竟然现在也敢来向他的脸吐唾沫,推他的脚,甚至想办法攻击他,欺负他,让他不甚悲伤,觉得自己的情况已经落到比那些人还不如的地位。

约伯述昔日佳景

〈约伯记〉29:3   那时祂的灯照在我头上,我藉祂的光行过黑暗。

阅读经文:〈约伯记〉29章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可能都有约伯的经验,回忆从前,不甚稀嘘。最近有个朋友回乡探亲,回来后讲起回乡寻找五十年前的小吃,那种喜乐和回味令人难以忘怀。当然,从前的小吃或零嘴现在再吃,可能因为感觉变了,味道也不再一样。但是寻根是人人都有的冲动,回忆也使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尤其是美好的回忆,使我们感到人生没有白虚度。约伯在自叹自艾中,回想到他曾经也有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

约伯以前过怎样的好日子呢?他把从前人生的美好分为四部份: 神的保守和祝福,神的带领和同行。约伯享受天伦之乐,以及丰盛的物质。那时约伯正值壮年,事事如意,样样称心。奶多可洗脚,磐石为他出油成河,不管是吃的用的,他都不需愁烦。在他人眼中的磐石可能毫无用处,但是在约伯的手中,却成了出油的源头。这种事有人称之为运气,别人看不见的,一到他手里石头就变钱了。也因为有钱,相对的也受到人的尊重。现代人要竞选政治的职位,没有钱是万万不能。

约伯可能因着财富,成为城里有势之人,也就是有了官位。以前的城门是审判人民,或为百姓排忧解恨的地方。所以约伯出到城门,在街上设立座位,表示他做了城里的领袖。因此少年人看到他要回避,老年人也起身站立,因为他是官。王子看到他就停止说话,首领默默无声,表示非常的尊敬。那时约伯为困苦人申冤,帮助孤儿寡妇,因此听见的人都称他为有福,并且称赞他的所作所为。

敬畏主就是智慧

〈约伯记〉28:28  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阅读经文:〈约伯记〉28章

约伯对神和大自然的认识,在本章中把我们的眼界提升到一个境界,跳脱了无止休的辩论,进入神那辽阔的殿堂。有人说,本章是世界自然史中最古老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也是文学界里最伟大的诗篇之一。约伯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去认识到一件事,不管金银宝石何等稀罕难得,也不能买到真正的智慧,唯有敬畏神才能得到真智慧。

现代人都以为科学猛进,我们比古人聪明得多,没想到在约伯那么早的年代,就已经掌握了炼矿冶金的方法。根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埃及早在第一王朝时代(约主前3000年)已经有采矿的记载。约伯记在此描述的冶金方法,埃及新王国时代(约主前1550~1050年)很多古墓壁画中都能找到。本段所形容的地下采矿法称为竖井采矿法〔pitting〕,近东在主前2000年左右开始使用。这种采矿法是在不同距离挖掘垂直的矿井,以求开采平向的矿层。此外,他们亦在山侧或悬崖开凿横向的矿坑。

狄奥都鲁斯也描述了古代的采矿工艺:沿着矿脉把矿井打入山中。用火把矿石烧得易碎,然后由人点着灯把矿石挖出来砸成粉,用水冲,最后得到黄金。“银子有矿,炼金有方,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神把金银铜铁都藏在无人居住之处,在山的最深之处,那里十分黑暗,却没料到竟然也有人可以认出那些看起来不足为道的平凡石头,那些幽暗阴翳的石头,里面竟然含有宝藏。而获取每一种矿的方法都不一样。采矿工作都在无人居住、与人远离之地,运送困难,“悬在空中摇来摇去”似乎是说到用缆线运送一桶桶采到的矿之方式。

我持定我的义

〈约伯记〉27:6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

阅读经文:〈约伯记〉27章

约伯说“神夺去我的理”,好像在《圣经》里也曾经有人说过类似的话,你记得吗?那个人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看到神赦免尼尼微城的人,先知约拿气到口不择言。他觉得他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理是在他约拿那边的,神太无理。约伯也说神夺去了他的理,他本来有理,但是神使他变得无理,所以是神无理。但是谁有理,谁无理,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都看得很清楚。

美国敬虔的足球四分卫Tim Tebow(科比)曾被谣传和环球小姐OliviaCulpo(奥莉薇亚)分手,理由是因为他不愿意在婚前发生性关系。有人拿这消息炒作,说他根本就不应该和那类女性交往,并以此大作文章警戒信徒。但是科比的发言人说,那些都是八卦新闻的炒作,只因为奥莉薇亚有一次去科比的教会,就被影射成他们两人在交往,实际上他们根本连约会都未曾有过。对科比而言,他身处一个压力很大的环境里,在他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性都很随便,只有他一支独秀,排除所有的异见,单单以《圣经》的教导为至宝。

约伯在他的朋友攻击之下,虽然觉得神夺走了他的理,以致于朋友和妻子都觉得他没理。但是他依然决定:“我的嘴决不说非义之言,我的舌也不说诡诈之语”。人在被激怒的情况下最容易失去理智,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但是约伯拒绝让愤怒或悲伤控制他的舌头。在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明白,为何摩西在书卷的开头就形容约是个义人,完全,正直,且敬畏神,远离恶事。雅各说:“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各3:2)。约伯在苦难之中,不断地被朋友指责,但是他仍然立志不说非义之言,不说诡诈之语,这是何等值得我们学习。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

〈约伯记〉26:7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阅读经文:〈约伯记〉25-26章

有位姐妹有一次吃鱼时吞得太快,把鱼骨也吞下了。结果鱼骨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让她越来越不舒服,连吞口水也会痛。但是可能卡得太深了,她去找医院检查后,医生竟然看不到有鱼骨,于是约她第二天去做胃镜。第二天做完一连串的检查后,没想到医生说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在里面。这时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开始不相信她,认为她只是胡思乱想。但是鱼骨在她喉咙里,真的很痛,很不舒服啊!因此她开始祷告,寻求主的帮助。有一天她的同事感冒要去看医生,她便陪同事一起去了。又请那位医生帮她看看鱼骨还在不在。那位医生非常细心,很认真地找了一遍,真的找到鱼骨,把它夹出来了。多么令人欣喜的后果,但是在没有人相信的过程中,又是何等令人沮丧!

约伯此时也是在没有人愿意相信他没有犯罪的过程里。书亚人比勒达在这几次的发言里都排在以利法的后面,可能因为以利法的年记最大吧。他第一个指责(或许)约伯的儿女作恶,罪有应得(伯8:4);并且暗示约伯可能因而无子无孙(伯18:19)。他的言语之激烈虽比不上琐法,但其尖锐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比勒达第三次的发言。他看世人“如蛆如虫”,不仅不洁净,更不能称义。当然,如此一来,他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约伯的态度开始转变了,他不再诉说自己的苦楚,不再希望他的朋友可以理解他的苦难。他开始用嘲笑的方式来回答比勒达。他笑比勒达帮助不了无能的人,拯救不了膀臂无力的人,也指教不了无智慧的人。表示比勒达所讲皆是虚言,不值一听。既然你要提到神,那么就来看看谁对神的理解更深!在约伯的发挥里,他为我们掀开了一部份宇宙的奥秘,使我们可以稍微一窥神的创造之奥秒神奇。

言善人恶人死亡无异

〈约伯记〉24:22 然而神用能力保全有势力的人,那性命难保的人仍然兴起。

阅读经文:〈约伯记〉24章

台湾某食品企业曾因为制作黑心油一审,却被判无罪一事,令台湾百姓无不愤慨万分。该公司自2008年以来从香港进口动物饲料油,累积56批共2385吨猪油,偷天换日加工成劣质食用油,他们期下的产品很多是民众喜爱的日用食物,为害人群甚众。如此作法,居然被判无罪,真是司法不公。我们现在排拒的基因改造食品,也是同样对人体有害,始作佣者仍然在发不义之财,让众人颇感无奈,只求自保。比起约伯列举的恶人,这些在饮食上蚕害大众的人,又有谁去制裁他们呢?

约伯列举的例子和受害者真是一个极大的对比。恶人抢夺群畜,拉去孤儿的驴,强取寡妇的牛为当头,使贫穷人如同野驴出到旷野,殷勤寻找食物,靠着野地给儿女糊口,终夜赤身无衣,天气寒冷毫无遮盖,使人赤身无衣,且因饥饿扛抬禾捆,在那些人的围墙内造油,榨酒自己还口渴。这些都是恶人欺负穷人的真相。当然,你可能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使人感到哀鸿遍野,不仅无人理会,神也不理会。

但是当我们读先知书时,我们就晓得神不是不理会。神差遣祂的先知和使者一个又一个,去警戒世人,但是他们不仅把先知的话当作耳边风,还杀害先知,到最后还把神的儿子钉上十字架。神不是不管,神只是希望用爱和包容使世人知道悔改,并且给人有悔改的时间。但是世人的心和神的心不一样,当我们看到恶人行恶时,就像约伯说的,为什么不让他们立刻受到报应?这样不是更可以警戒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