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佯为不见

〈申命记〉 22:4 你若看见弟兄的牛或驴跌倒在路上,不可佯为不见,总要帮助他拉起来。

在〈申命记〉22 章1-12节里,神教导我们一些做人的原则。

在第1-4节里,神用了三次「不可佯为不见」,也就是说不可以假装看不到。

在什么情况下不可假装看不到呢?1. 你若看见弟兄的牛或羊失迷了路,不可佯为不见,总要把牠牵回来交给你的弟兄。2. 你的弟兄无论失落甚么,或是驴,或是衣服,你若遇见,都要这样行,不可佯为不见。3. 你若看见弟兄的牛或驴跌倒在路上,不可佯为不见,总要帮助他拉起来。

在今天,牛羊或驴都可以改成别的东西,例如:衣服,手机,儿女,脚踏车,雨伞,等等。只要你看到是弟兄姐妹的东西,就不要假装没看见,在他人的疏忽上,付出你的关心,使他人不遭损失。

这段经文的重点在于:「你的弟兄无论失落什么」,当然也包括姐妹。你若看见有人忘了或疏忽了他的东西,就要把它收好,或是拿去还给他,或是留着等他来取。这里所说的是第十诫的延伸:「不可贪恋。」也是主所教导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6:31)」弟兄是指认识的人,不是不认识的人。当时的人所养的牛羊身上都有自家的记号,因此看了记号就知道是哪家走失的牲畜。看到了之后,不可以佯装不见,总要把牠牵回来交给你的弟兄。若是弟兄住得远,或不知道是谁的,就要牵回家,等失主来认领。天父要我们在彼此的照顾上,让爱心有切实的行动。

人若有二妻

〈申命记〉21章 15-17节 人若有二妻,一为所爱,一为所恶,所爱的、所恶的都给他生了儿子,但长子是所恶之妻生的。到了把产业分给儿子承受的时候,不可将所爱之妻生的儿子立为长子,在所恶之妻生的儿子以上,却要认所恶之妻生的儿子为长子,将产业多加一分给他;因这儿子是他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长子的名分本当归他。

你可能没想到,在《圣经》里居然会谈到一个人同时有两个妻子的事情。可见在神的眼里心中,祂非常清楚人的情欲所带来的罪恶及后果。神也明白人的有限,若碰到无法解决的谋杀案,以色列人应当怎样行。神没有说,祂会帮我们查清命案,但是神要人在神面前自表清白。

你会觉得很可笑,现在的人特爱说谎,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小贩,有谁不说谎?尤其是广告,更是吹牛撒谎无所不用其极。你觉得神的方法管用吗?

有很多人喜欢看侦探片,尤其是像这种横尸在田野里,不知凶手是谁的凶杀案。若是有福尔摩斯出来,细细把那地上查一查,看看尸体身边脚印的深浅,来断定凶手是个左脚或右脚有残缺的人,然后一直追踪下去,让真凶无所遁形,那该是何等引人入胜的小说。只可惜,神并不想满足人的好奇心。

既然不知道是谁杀的,那么就到离死者最近的城里,找头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牠的颈项打断,然后在牠上面洗手,表明无辜。其实,神岂有不知道的事吗?祂一定知道是谁干的!为何祂不帮忙把真凶找出来呢?只要祂借着天使把警长或祭司长一直带到那个真凶面前,把他一抓,绳之于法,看有谁还敢做坏事?或是让凶手夜不能眠,日不能食,让他的良心痛苦得不能不去自首,还有谁敢犯罪呢?

战争和植树

〈申命记〉 20:19你若许久围困,攻打所要取的一座城,就不可举斧子砍坏树木。

在〈申命记〉20章里讲到以色列人作战的条例,神先宣告祂的同在,但是也宣告若有人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去参战。这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我们以为只要人多就有气势,但是神知道得胜乃在乎耶和华,不在乎人力或军备,因此祂不要心怀二意的人加入祂的军队。

在以色列遭受周围国家的虎视眈眈和不时的挑衅时,以色列人人皆兵。我们实在很难想像,他们能够为了结婚或种葡萄园等等原因而拒绝去作战。但这确实是神的本意,倘若心里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去作战;倘若心里有所挂念,也不要去作战。因为不能专心去打战很容易受伤,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因此,曾经有个人想要跟随 耶稣,想先去跟家人告别时;耶稣说:「手扶著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9:62) 」手扶著犁向后看的人,就像心存挂虑的人,别说打仗,连进神国的路也有可能看不清楚而走到歪路上。

在正常情况下,作惯了奴隶的人要学习作战,真的很不容易。首先是心理上的建设。从前都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人,怎能拿起刀去杀人呢?不挨打已经很高兴了,哪敢去打人?以色列人在埃及做了四百年的奴隶,一下子变成自由人了,但是他们的心情转变过来了吗?摩西一上山,他们就学埃及人拜牛犊;路上缺水或缺粮或碰到困难,就想回埃及。他们完全不像独立自由的人,心理上一直依附着埃及。所以神要用各种方法去建设他们的心态和思想。

现在神把他们带到迦南地的边界了,摩西带领他们打了几场战争,都打了胜仗。这些战事都是神在为他们「打底」,要让他们学习怎样打仗,让他们不害怕跟人交锋。因为进了迦南之后,还有更多的战事。

超自然研究的沉寂与复兴

〈马太福音〉六章13节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二十世纪初期有一些人已经不再相信有鬼魔的存在,他们已不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二十世纪中叶,德国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有一位重要的神学家写了一本关于精神病与鬼附的书,专门研究《圣经》记载被邪灵附着的事蹟。超自然的研究在当时并不是显学。

一九一七年,美国神学家饶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 1861–1918)写一本名为《社会福音的神学基础》(Theology for the Social Gospel)的书,书中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圣经》记载的鬼附事蹟。四卷福音书之所以讲论鬼附的事,是因为福音书的作者不明白所谓的鬼附其实是精神失常者会有的表现」。

饶申布士的思想与奥地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心理学同出一辙。佛洛伊德用很现代化的字眼重新解释《圣经》,既不相信良心的存在,也不相信魔鬼的存在。两人都用精神衰弱、精神失常、精神病等病理特征诠释耶稣时代的鬼附现象。当这些所谓的新学术出来时,许多神学家追随时代的潮流,赶紧将神学改头换面,深怕自己被认为是落伍的思想家。

饶申布士走了一条不需悔改的信仰道路。他不相信耶稣的死是代替性的死,不相信耶稣的宝血能洗净人的罪,也不相信鬼魔会附在人的身上。他用心理学解释这些现象。但讽刺的是,就在饶申布士写那本书的时期,中国山东出现了一位名叫古约翰的人(Jonathan Goforth, 1859-1936;编按:著名加拿大长老会宣教士、奋兴布道家,先后在中国的山东、河南、河北和东北宣教长达四十八年之久,曾为中国东北教会带来福音大复兴。摘自:《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

设立逃城的爱

〈申命记〉 19:2-3 要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分定三座城。要将耶和华─你 神使你承受为业的地分为三段;又要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去。

从该隐杀亚伯开始,人类就不断地自相残杀。在挪亚生了三个儿子之后,神看到世界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就像该隐的子孙拉麦,对他妻子说:「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因为人属乎血气,终日思想的尽都是恶,因此神说:「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创6:3)」从那时开始,人类的寿命就越来越短了。神的灵虽然不要永远住在人的里面,但是神的灵依然要住在人的里面一百廿年。假如你讨厌一个人时,就会想尽办法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即始年日缩短,神的灵依然要和祂所赐予生命气息的人在一起一百廿年。当然,为了某些原因,我们不能活到一百廿岁,那也没有办法。

神的爱是如此坚定。即使看到人心里思想的尽都是恶,也要想办法帮助他。犹太人的拉比认为,逃城的用意不是为了庇护,而是为了赎罪。因为在〈出埃及记〉廿一章13节说:「人若不是埋伏著杀人,乃是神交在他手中,我就设下一个地方,他可以往那里逃跑。」拉比Philo认为,神不会挑选一个无罪的人去执行夺取他人性命的任务,因此在神把某人的性命交在肇事者手中时,肇事者之前很可能已犯了某些罪,所以神才会挑选他成为取他人性命的「工具」。例子:「就如人与邻舍同入树林砍伐树木,手拿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树木,不料,斧头脱了把,飞落在邻舍身上,以至于死。」因此,肇事者的流亡就是他的赎罪祭。

倘若肇事者在未到逃城之前就死掉,他们的尸体还是要送到逃城,埋在那里。倘若肇事者比大祭司早死,那么他的尸身也必须葬在城,直到大祭司死掉才可搬走。即使肇事者能活到当时的大祭司死去,得到自由,此后也不可以作官。

像摩西的先知

〈申命记〉 18:15  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

在《圣经》里,这是一句很重要的预言。因为这句预言,伊斯兰教(回教)认定穆罕默德就是摩西预言的那位先知,但事实上是否如此?

在以色列人要进迦南之前,摩西有太多话要交待。他带领以色列人四十年,有时生气,有时愤怒,有时委屈,有时焦急。但是他最害怕的还是以色列人进迦南后忘记神的话,得罪神。因为他明白神的心意,也明白百姓的反复无常。人对神的信心不足,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短视,以及不相信神对他们的爱。其实从神的教导里,就可以明白耶和华是一位怎样的神,从而产生信心。在这章里摩西讲到三方面的事,第一方面是照顾利未人。

在旧约里,神要求利未人服侍祂,也要求以色列人供应利未人的需要;在新约里,神呼召人事奉祂,也要求信徒供应那些蒙召之人的生活需要。因为他们都是放下了地上的工作,不再为自己积存产业,都是在世界上无份无业之人。现在有一些教会也注意到传道人退休之后的问题,因为教会没有退休金的作法,有些传道人退休之后,生活十分困苦。在旧约里,当犹大王离开神去拜偶像时,往往神的祭司就会缺乏供应;要等到有敬畏神的王重修圣殿后,祭司的生活才又得到供应。

从神对祭司的预备,我们可以看到神对服侍祂之人的关怀。「凡献牛或羊为祭的,要把前腿和两腮并脾胃给祭司; 初收的五谷、新酒和油,并初剪的羊毛,也要给他。」倘若每个百姓都这样做,祭司们的生活何用愁呢?神并没有向我们要求很多,祂只要我们「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

耶和华所憎恶之事

〈申命记〉 17:15 你总要立耶和华─你 神所拣选的人为王。必从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为王。

在〈申命记〉 17章里,摩西谈到了一些神所憎恶的事。今年的四旬节从2月17日开始。四旬节的意思是从圣灰日星期三开始算40天,共六个星期,到复活节的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一同来思想和记念耶稣受难的意义。在这段时间内思考耶稣为何要受难,以及我们当如何远离神所憎恶之事,实在很合适。

神最憎恶的事就是祂的子民或儿女远离神去敬拜事奉别神,以及审判中要按神的律法,并听从神的判语。比较特别的一点,便是教导以色列人要怎样立他们的王。

有位在查经班学习了一段时期的慕道友问过一个问题:「假如神设定了一夫一妻制,那为什么以色列人的王都娶了那么多老婆?」他从大卫开始到所罗门,如数家珍。可见有很多慕道友对《圣经》的知识并不差。

在这章经文里,神提到以色列人立王和做王的规矩。

1. 立王的时候,要立神所拣选的人为王,这人必定是以色列人,他们的弟兄,而不是外邦人。在美国想竞选总统也要在美国本地出生才行。不晓得有没有哪个国家选领袖时,会去找一个外国人来当?除非是被压迫,否则大概都不会这样做吧。
2.神说,这个王不可以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以为要添马匹而带百姓回埃及。马匹只是君王想要的财富之一。有了马匹可以增强作战的能力,但是即使为了增强战斗力,也不可回埃及。因为马虽然是为作战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因此,大卫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20:7)」 神所要求的便是王对神要有信心。

以色列的三个大节日

〈申命记〉 16:15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你当向耶和华─你的 神守节七日;因为耶和华─你 神在你一切的土产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要赐福与你,你就非常地欢乐。

我们刚过完春节,再来就过元宵,华人过节和以色列人过节有何不同呢?为何我们必须认识这些节日,这些节日对华人信徒有何意义?

华人过节,除了吃,还是吃,主题就是:吃,聚在一起,吃! 可能有时候小朋友会问过春节的意义,吃元宵,吃粽子的意义,对于那些故事和传说,很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都是当成故事。

但是以色列人的节日很特别,是神定的,不是人订的。所以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历史意义,使以色列人记得他们和神的关系。

逾越节、七七节(五旬节)、住棚节,是耶和华神指定以色列成年男子要上耶路撒冷的三大重要节日之一。

逾越节,本是神定的以色列的新年,一年之首,因为神在这个月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脱离为奴的生涯。后来因为以色列国和犹大国都被灭亡,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加上好几个原因,逐渐把新年和吹角节放在一起了。

逾越节的隔天便是除酵节的开始,除酵节一共有七天。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后,除酵节的第二天定为初熟节。初熟节便是耶稣复活的日子,所以复活的主耶稣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林前 15:20),第一个从死里复活、不再死的人。在《圣经》里,从旧约到新约都有人从死里复活,包括先知以利亚、以利沙救活的童子,耶稣救活的拉撒路,这些人的肉体都从死里活过来,但后来又都死了。唯有耶稣是从死里复活,不再死亡的第一个。耶稣的复活使我们明白了永生的真实,也使人脱离死亡的辖制,所以这些节期都表明神和人相互的关系,不只是和以色列人的关系。

耶和华的豁免年

〈申命记〉 15:10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 神必在你这一切所行的,并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

在〈申命记〉第15章里,摩西一共用了五次的「赐福与你」,来强调神要我们「松开手」的重要性。

每逢七年末一年的意思就是安息年,安息年又叫做「耶和华的豁免年」;安息年的条例,主要是指著土地的休耕,此处则是债务的免除。

神说,我们若遵行祂的命令,在我们中间就没有穷人了(申15:4)。这是一句很严厉的话,转过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遵行神的命令,所以在我们当中才会有穷人。

所以人的贫穷不是因为神不公平,而是人不肯遵行神的命令而造成的差距。

因为人的自私和没有安全感,对神缺乏信心,因此我们把钱抓得紧紧的,不敢松手。

所以摩西说:「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揝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申15:7-8)」

「总要向他松开手」。对需要帮助的人松开手,表达的是一种对神的信心,相信神己经供应,并且会继续供应。

在安息年,也就是第七年,以色列人要考虑四方面的事:一是债务的豁免,二是帮补穷人,三是怎样对待卖身为奴的人,四是怎样对待牛羊群中头生的牛羊。

从预定论看苦难的意义

〈腓立比书〉一章29节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

上帝预定我们与耶稣基督一同受苦,这一点是很多人谈预定论时没有提到的事。上帝预定我们成为祂的儿女,预定我们领受耶稣基督的生命,预定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上帝也预定众子要效法长子,这长子因受苦进入荣耀,因顺从得着完全,「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祂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苦难」、「顺从」、「完全」是基督道成肉身成全上帝旨意必经的三个步骤,祂在苦难中学习顺从,进入完全,基督在受苦的事上成为我们的榜样。

当我查考《罗马书》第八章的时候,我发现论到预定的经文竟夹在前一段受苦的经文和后一段受苦得胜的经文中间,这让我深受吸引,相当感兴趣。保罗提到预定、救赎和得儿子的名分后,接着提到上帝预定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样式,并让我们看见预定在前一段和后一段的受苦中间有一个坚固的位置。上帝拣选人不是为了让人骄傲,不是为了让人自义、夸口、轻看他人。上帝拣选人,要人在苦难中与主一同承担重担,与主一同承受苦难,不但如此,也要人在苦难中见证上帝所拣选的人是能够受苦的。

为此之故,保罗提到:「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腓1:29)。福音派传福音的时候讲「信基督」,培灵造就的时候讲「顺服基督」、「跟随基督」、「效法基督」,却很少提到上帝在苦难中为教会所定的旨意。没有受苦的传道人,很难释放出能力;没有受过苦炼的传道人,很难懂得什么叫做顺从上帝的主权;没有得胜过苦难的传道人,很难用丰盛的生命把上帝的道变成人所需要的信息。两千年的教会历史一直不断启发我们受苦的重要性,但历经两千年的神学研究却没有使这个课题得到当有的地位。